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古城不能当古董
中村事件(上)
乘风破浪
示儿
块范法
河东先生柳宗元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十四——
块范法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曾称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右图),它的制造采用了块范法(左图)。
 

●刘煜

通过块范法铸造青铜礼器,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为突出的技术特征,迥异于西亚和欧洲地区以锻造和失蜡法为主制作兵器、工具、装饰品和雕塑的传统。块范法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青铜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金属成形工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公元前2300—公元前1900年)出土的铜铃是目前已知最早使用复合范铸型制作的铜器。

所谓块范法,是指将金属液倾入预先制好的分块组合铸型中,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几何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能的器件的工艺。经烘烤的铸型通常是由范、芯以及芯撑组合而成的带有内部空腔的封闭实体,空腔即为待铸物体的形状。因其焙烧火候通常不高,故称作泥范(泥型)。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郑州市南关外、紫荆山、安阳市殷墟、洛阳市北窑、陕西省扶风县李家、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山西省侯马市牛村、白店等铸铜遗址均出土大量泥范、炉壁以及其他铸铜遗物,是研究块范法重要的实物资料。

块范法典型的工艺流程包括造型材料的选择和制备,铸型(模、范、芯)的设计和制作,铸型的干燥、焙烧和装配,合金的熔化、浇注以及铸后加工等等。其中,范的选择和处理工艺非常关键,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即已开始采用一种特殊的低黏土、高粉砂、多孔的造型材料,目前认为可能是经过分选、淘洗的生土添加一定量的羼和料经练泥、陈腐等一系列处理后制成。铸型的具体做法是先制作模,然后用泥片从模表面翻制成块范,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分范,将翻制好的块范进行阴干、焙烧,并进行装配,与浇注系统组装成封闭的铸型。然后将熔炼配制好的青铜合金浇入预热的铸型,成形冷却后脱范,进行铸件清理,去除浇冒口、毛刺、飞边等。器物通常一次成形,但有时需要使用两次以上的浇注完成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有时因为存在铸造缺陷或者使用形成的破损和孔洞还需要进行补铸。

块范法使用的时间很长,对后来的铸造技术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各地使用的传统泥型铸造,就是块范法发展而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