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吴某是某市公安局副局长,中共党员。一个周六的午后,在家休息的吴某闲来无事,便打开微信浏览朋友圈。其间,他看到一篇关于“一国两制”的文章,觉得“甚好”,便轻点手机屏幕进行分享,并罔顾“一国两制”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实际,发表评论大肆抨击、公然否定。由于吴某社会关系广、朋友杂,其观点被广泛转发,造成恶劣影响。
警示提醒:
微信是当前最常用的聊天社交软件,而刷朋友圈也成为大家的生活常态。然而朋友圈并不是法外之地,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来讲,更不能在朋友圈里不负责任地乱评乱议,或者发布、转发来源不明的信息,否则极容易触犯党纪国法。
本案中,吴某只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配发评论,殊不知,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实际上违反了一条政治纪律——妄议中央大政方针。
“一国两制”是中央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吴某身为共产党员,不顾“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意义,大肆抨击、公然否定,显然属于妄议。
近年来,个别党员甚至领导干部,或阳奉阴违、妄议中央,或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显示自己所谓的水平和能耐,在网络媒体、微博、微信上公开发布否定、歪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言论。而一些党员干部面对这些错误思想和言论,非但不坚定立场、理性判断,不旗帜鲜明地批评、纠正,反而转发扩散,造成恶劣影响。这些言行,都与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党性要求严重冲突。
延伸阅读:
应该怎样去理解“妄议中央大政方针”这一违纪行为呢?
首先,“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主要是指那些罔顾事实,以各种公开的方式曲解、非议、反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公开妄议”的行为。
其次,《党纪处分条例》列举了10种“公开”的方式,包括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传单、书籍等,或者利用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但应注意的是,在执行中可能包括那些尚未明确列举的公开行为。
再次,这一违纪行为不仅要有“妄议”的行为,也还要有“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后果。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职位越高、影响越大,言论就应该更为谨慎。应该看到,党中央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时,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有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不仅扰乱了人们的思想,还破坏了党的集中统一,妨碍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这个问题必须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