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民
“患者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患者是我的朋友,是我的亲人,我不会让他们失望! ”
1999年,张悦龙走出了校门,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到了白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起初,他在精神科从事护理工作。作为一名专业护士,他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刻苦钻研护理知识,把解除病人痛苦、维护病人健康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对照顾精神科病人特殊的群体,张悦龙更是尽职尽责。
精神科护理工作与其他护理工作不同,很多病人的日常生活料理完全由护士协助完成。在精神科病房,护士除了要有良好的精力、体力、耐力,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精心和责任心,来保障安全护理。张悦龙担任过夜班带班护士、白班责任护士。无论做哪项工作,他都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对病人如亲人,钻研精神科业务,对于精神科常见的自杀、自伤、逃跑等病人,他都有成功的护理经验。
他先后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医学信息》《中国保健营养》《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发表论文7篇。他参与完成的《术中超声引导切除脑胶质瘤临床研究》项目于2014年获得白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张悦龙作为完成人将该项目交由白城市科技局申报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张悦龙获得洮南市五一劳动奖章。
“每一段历程,都是刻骨铭心的历练,行动证明一切,说,谁都会,但我深知,嘴上的努力永远到不了胜利的彼岸。”
张悦龙无论身居哪个职位都要求自己始终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心。工作上,他一丝不苟,为了医院的发展,他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经常“五加二”“白加黑”,早来晚走,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医院各项工作他都跑在最前面。他勤俭节约,细到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保证有限的经费花在中心工作上。他善于在创新上下功夫,尤其是制度建设创新,能够紧扣工作需要,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完善了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各项具体工作,使全体人员有章可循,自觉按照标准、程序办事,使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他的轨道。
张悦龙会同院领导一班人坚持打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花园式医院。他积极协调多部门,完成医院4号病房楼的实施方案、可研报告等20余项申报材料,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600万元,确保了4号楼于2013年10月顺利投入使用。2017年新建5号病房楼9400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已成为东北三省精神科病房楼标志性建筑,极大改善了病人的诊治环境。
“我的称呼很多,但我更看重的是政协委员这个称呼,作为一名政协常委,我感到光荣和自豪,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张悦龙按照《白城市政协委员履职管理办法》积极履行政协委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在全市脱贫攻坚活动中,张悦龙负责包保洮南市聚宝乡长久村。两年来,他协调医院投入资金13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建设、购买垃圾桶和米面油。他经常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入户调研,开展健康扶贫。为贫困户讲解健康扶贫有关政策,重点讲解怎样住院、转诊、报销,分享重度贫困人口兜底治疗以及“先诊疗、后付费”“三下沉、两提高、一兜底”政策等。在驻村期间,他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并亲自到贫困户家中栽蒜、浇水、除草,秋收后帮助销售咸蒜。他积极推动免费住院,指导医保科开展洮南市中度、重度贫困患者免费住院治疗,开设一站式窗口,设专人管理,现已有1831人接受免费治疗。他经常组织医院志愿者到贫困村进行慰问演出,并开展义诊活动13次,义诊人数达1500余人。积极参加洮南市委宣传部、洮南市慈善会联合发起的志愿扶贫项目“日行一善”活动,并先后三次捐款2000元。通过开展调研,撰写了《关于推进医疗健康精准扶贫的建议》等政协提案,并在政协白城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进行了大会发言。
“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20多年的风霜雪雨,张悦龙把忠诚书写在信仰的旗帜上。参加工作以来,他经历了多个工作岗位的锻炼,从临床一线到管理岗位,从基层到机关,他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踏实做人,勤恳做事,赢得了全院职工的敬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