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刘莹)“光盘行动”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它提醒人们: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美德之一。近日,笔者走访我市部分餐馆发现,餐桌上的剩饭剩菜少了,“光盘”逐渐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注重理性消费,勤俭节约意识不断增强。“光盘行动”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餐桌文明正在逐步形成。
“咱们店里的菜码大吗?我们只有两个人,怕吃不完,想要小份的可以吗?”在市区一家餐馆,市民杨先生和好友一起就餐,因不想浪费,特意向服务员询问。他们告诉笔者,平日里他们也是以这样的理念点餐,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再点,用餐结束后既不浪费也不用“吃不了兜着走”。
这种文明就餐的现象正逐步深入人心。在另一家餐馆,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一起就餐。她说,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看上去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实际上却映射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也给孩子树立了榜样,使其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文明餐桌 光盘行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印制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倡导节约、不剩饭菜、合理点餐”等字样的宣传画以及含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文明用餐、从我做起”等字样的提示桌牌,向城区各餐饮行业、学校食堂等场所免费发放。
此外,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上,许多商家推行灵活点餐方式,提供“大份”“中份”“小份”等各档次的餐量供消费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