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白城市体育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体育工作,打造“教体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品牌,推进我市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
构建体系,夯实青少年体育教育阵地。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设立15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9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所体校、14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全省率先打造青少年体育“基地校”模式。近年来,投入220余万元加强各学校、俱乐部软硬件设施,为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平台和阵地。
以点带面,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打造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体系,重点推进青少年速滑、田径、摔跤等12个训练项目,每年向上输送40余名体育后备人才。“以点带面”,开展基地校、传统校与普通学校的体育交流活动,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创新形式,开展青少年特色体育活动。提出“学习和健康”两不误的指导思想,组织开展全市基地校田径运动会、青少年速度滑冰比赛、青少年小马拉松等特色赛事活动;在2019年举办的中国·白城半程马拉松赛上,吸引600余名青少年参加比赛。目前,全市未成年人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6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