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帮助戒毒人员戒断“心瘾”
一个退伍老兵的戎马烽火岁月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成果业绩喜人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退伍老兵的戎马烽火岁月

□王桂林/文 本报记者 刘冠男/摄
精神矍铄的刘忠才老人。
(左)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章。

(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经受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接受过别梦依稀28年戎马烽火岁月的战争洗礼,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地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副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两次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相关部门为他颁发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他,就是白城市退伍老兵刘忠才。

入伍出征立战功

1929年冬,刘忠才出生在原大赉县第五区(今大安市月亮泡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打小就给地主家当“半拉子”,放过马、赶过羊,受尽剥削和欺凌。从十三四岁时起,心里便种下了仇恨旧社会、盼望新社会的种子。1948年3月,他的家乡路过一支开往前线的解放军队伍,刚满18岁的刘忠才便毅然报名参了军,走上了“打败蒋匪军,解放全中国”的革命道路。入伍后,他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总队三支队桥梁大队,成为一名铁道兵。那时民间曾有“当了铁道兵,九死难一生”之说,意谓铁道兵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打的多是大仗、恶仗、生死仗,遭遇敌机狂轰滥炸和大炮猛烈轰击是常事,随时随地都有牺牲的可能。

1948年7月,刘忠才入伍后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抢修松花江铁路大桥。他回忆说:“那是个漆黑的夜,队伍刚进入松花江铁路大桥抢修阵地,就遭遇5架敌机的猛烈扫射轰炸。炸得树倒石翻,弹坑累累,硝烟弥漫,汽油弹的火焰烧红了阵地。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我和战友们奋不顾身,拼死抢修。经过一整夜的鏖战,硬是冒着枪林弹雨将大桥抢修好,恢复了交通,保证了运输。”战后,刘忠才被记大功一次。

同年9月,刘忠才又随队伍转战安徽蚌埠铁路大桥抢修阵地。蚌埠铁路大桥是出入津浦、淮南铁路干线的咽喉要道,是人民解放军南下的交通枢纽,为此,敌军不惜动用飞机和大炮疯狂阻止他们抢修。天刚擦黑,一场激战就打响了。12架敌机不停地袭扰、扫射、投掷炸弹,与地面配置的15门大炮同时开火。方圆十几里炮声震耳,烈焰升腾,硝烟翻滚,桥上桥下被炸成了一片焦土。这场激战持续了14个多小时,最终,在解放军高射炮部队的猛烈反击下,敌机仓惶逃窜,敌炮哑无声息,蚌埠铁路大桥在战火中抢修成功,恢复通车。刘忠才因在抢修中表现英勇,又被记大功一次,并在火线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提升为班长。

抗美援朝载誉归

1950年10月,刘忠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赴朝作战。队伍刚过图们江大桥入朝还未顾上休整,就打响了抢修恢复新义州火车站及铁路线的入朝第一仗。所见的新义州火车站已被美机炸得千疮百孔,残骸遍地,废墟一片,整条铁路线毁损瘫痪。为躲避白天敌机的偷袭轰炸,部队不得不昼伏夜出,且不能生火、照明、点烟,稍有不慎就会暴露目标,但即便遭遇敌机袭扰和轰炸,也要不惜一切代价,随炸随修,血战到底。抢修中,战士们一股劲地猛干,争分夺秒地快干,只用了4个整夜时间,就把这一艰巨的抢修任务攻下来了,提前恢复了通车。

紧接着,刘忠才随队投入到一场不同寻常的大同江铁路大桥抢修战。桥下江水浪大、流急,加之天已入冬,北风呼号,阴雨连绵,寒气袭人,已来不及浇铸钢筋混凝土铁路桥墩,只得用堆垒加高的枕木“桥墩”来替代。战士们站在齐胸深的江水里,将一根根铁道枕木扛在肩上,一步步地平侧移动到桥下,再一层层横竖交错地堆垒成枕木“桥墩”。施工中没船又没雨衣,人人浑身湿透,冻得发抖,但没人叫一声苦,一直不停地抢修。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战,终于在一座座枕木“桥墩”上将铁轨一举铺设成功,大同江铁路大桥腾空而起。不久,刘忠才被提升为排长。

1951年10月,刘忠才从朝鲜战场载誉而归,回国出席了在沈阳召开的铁道兵首届劳模大会。1952年8月,部队送他去石家庄铁道学院学习,并出席了195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人民志愿军庆功大会,受到朱德委员长的亲切接见。4年学成毕业后,他被提升为福建铁道兵一师54团二连连长。之后,他带领连队出色地完成了福州至马尾海港铁道抢修任务,荣获了“安全质量先进连队”“文化扫盲先进连队”“爱民模范连队”三项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荣立三等功3次。1959年5月7日,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一”观礼代表,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4年10月5日,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庆15周年观礼代表,再次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1965年5月,他升任铁道兵九师四十五团三营副教导员,后又升任团政治处主任。直至1976年转业,被安置在原白城地区医药管理站担任纪检书记兼工会主席;1992年光荣离休。

忠诚报国笑颜开

在28年的戎马烽火岁月中,刘忠才参加抢修铁路大桥8座、铁路线数千公里,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和革命斗志筑起了一条条打不滥、炸不断的钢铁交通大动脉,保证了一支支作战部队和一批批军需物质安然通过。期间,他曾4次遭遇生死劫难,所幸的是他一次次地幸存下来,

一次早上,他在参加抢修松花江铁路大桥时,班长发现堆放在江岸上的一些枕木滚入到风大流急的江水里,便喊一旁的刘忠才和另一名战士同他一起下江打捞。孰料,刘忠才不会水是个“旱鸭子”,下水不一会儿,就呛了好几口水,身子渐渐下沉,已危在旦夕,命悬一线,幸亏被战友及时发现奋力营救,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又一次,是在抢修新义州火车站的一个白天里,班长刘忠才和班里战士们正隐蔽在驻地的一空闲农舍的卧室里,望见4驾美机正在上空盘旋侦查。瞬间,一枚汽油弹落在农舍的房顶上,一声轰响把舍内厨房间炸塌,幸亏没有燃烧起火,才躲过一劫。不然,他和班里十几个战友都将葬身火海。

还有一次,是在1952年4月的一天里。刘忠才排里有个战士发现位于99——101施工铁道线路基旁200米处的一个弹坑里,有敌人安放的一枚一米多高、1000多磅重的定时炸弹。正要找工兵排除时,驻地上空响起了紧急防空枪声,他组织全排战士只得快速躲进防空掩体。等解除防空枪声响起时,他带领战士刚刚从掩体里跑出,就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这枚定时炸弹引爆了,钢轨都炸成了麻花形。幸亏解除防空枪声响得恰到好处,若稍早或稍晚一点点,他和排里的战士就会生命不保。

1960年8月的一天上午。刘忠才在铁八师组织入伍新兵军训时,不曾料想到一名四川籍新兵在手榴弹实弹训练中只投掷出5米多远,手榴弹炸响飞起的一块碎弹片瞬间从他戴的大盖帽遮底部直上直下平穿而过,若是斜穿而过,他当场就牺牲了。为此,有人说他福大命大,他对此却难言福祸,是悲是喜,心里总要缅怀那些曾并肩战斗过的战友,若是没有他们付出的牺牲,又怎会有自己幸存的今天,幸福的生活。

斗转星移,岁月匆匆。一晃刘忠才离休27年,已是年届90高龄的老人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为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和取得的举世瞩目伟大成就,而深感骄傲和自豪,也倍感生活在这样一个如此可爱的国度,而无比温馨和幸福。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将永葆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示对祖国矢志不渝的忠诚和热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