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秋,雨水调和,丰收在望,农民高兴有个好年头,城市贫民盼望粮食价格便宜一点,生活过得好一些。不料日本鬼子侵略了我国东北,兵荒马乱,战火由南向北燃烧。附近的洮南府和郑家屯都被占领了。这时,人们都盼望快点出兵把日本鬼子赶出去。但有哪个军队能来呢?老百姓也不知道。1932年的春天,听说热河省汤大虎的军队快要来打日本鬼子了,人们日日夜夜地盼望着、等待着。
 到了初夏的时候,一天下午从西方突然来了一支队伍,头目是胡必烈司令(蒙古族人),共有1000来人,有步兵,也有骑兵,蒙古族汉族都有。他们身穿灰色的军装,头戴大盖帽,打着裹脚。武器都是步枪,有湖北造、筒子、连珠枪……没有重武器。打着红旗,队伍整齐,纪律严明,不打骂老百姓,不拿老百姓的东西,不叫群众给遛马等等,颇受群众欢迎,尤其他们要去洮南打日本鬼子,更受老百姓的钦佩和拥护。
 义勇军的主要机关驻在瞻榆县城西边张豆腐房屯,司令部就住在当地人家院内。胡司令为人和蔼,平易近人,喜欢与群众谈话。群众问他们是由哪里来的,他说:“我们归汤司令管,是地方组织的军队,叫义勇军,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来到这里以后,这支军队开始扩军,又进行练兵。到了8月份要去洮南打日本鬼子。后勤部还留在张豆腐房屯驻守,看管给养以及枪支弹药,留守人员大约有50多人,其中病号有20多人。
 一天上午10点钟左右,一架日本飞机在瞻榆县城的上空盘旋,飞得比较低,飞机肚子上的膏药旗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当时正在私立学堂念书,过去听说,人坐飞机能在天上飞,这次都要看看飞机什么样。不一会儿,飞机到了我们头顶上空。同学和徐子库老先生都到院内看飞机。老先生惊讶地说:“这是日本飞机,上边的红色月亮就是日本旗,赶快躲开。”刹那间,飞机突然低飞并向下投弹,发出巨大的爆炸声。第一颗炸弹投在屯西头,目标是大树下人多的地方。由于人分散及时,把树炸倒了几棵,没有炸到人。随着投下第二颗炸弹,炸倒了三间房屋,压死了老信头和他的儿子。老百姓都跑出屯外,义勇军没有跑,他们说跑出去会暴露目标。接着又投了第三颗炸弹,落在老赵家院内,炸了一丈多深的大坑,出了水,还把房子炸坏了一部分。趁着烟雾,义勇军转移到高粱地里。第四颗炸弹也没炸到义勇军。把正在苞米地摘豆角的老封太太(封运财的老妈)炸掉一只胳膊,昏倒在地里。到了中午飞机走了,各家都出来找孩子,学堂也停学了。这次日寇飞机为什么炸张豆腐房屯呢?主要原因是发现了义勇军从洮南派回来取给养的大车引起的。
 第一次轰炸后又过五六天,在9月上旬的一天10点左右,从东北方向又来两架飞机,到瞻榆县城上空盘旋三圈后,向着县衙门院内连续投了3枚炸弹,后又向人多的地方用机枪扫射。被炸死的有县衙门东院居民老卢太太,双腿被炸掉,当场死亡,另有两名职员被炸死。大街上有5个老百姓被炸伤,还炸死了3头毛驴。日本侵略者两次轰炸扫射,只炸死、炸伤居民和牲畜,一个义勇军也没炸到,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性的侵略罪行,更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
 旧中国衙门的官员只知道掠夺民财,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日本飞机的两次轰炸后,把当官的吓破了胆。这时街里有个姓许的算卦先生(许瞎子)算了一卦,他说:“某日某时日本飞机还来轰炸。衙门职员也不上班了,有的把家都搬到乡下去了。”
 县长庄绍裕表面虽不信算卦,但心里无底,怕再来飞机被炸死,在10月初带着全家逃往集贤村避难去了,跑了一个多月才回县。当年冬,日伪军张大麻子(张海鹏)的队伍——三支队来打瞻榆县城,由于义勇军吉林队人少,又缺少枪支弹药,很快就撤走了。只剩下大刀会,有100来人在北门外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杀死日军十几个人,由于大刀会有伤亡,又无援军,也撤走了,大刀会给人们留下了英勇的深刻印象。
 日军占领了瞻榆县城,庄绍裕又当了伪县长继之又进来日本守备队,天天坐三四辆大板车(汽车)进东门出西门,进进出出好像有多少兵似的,实际还是那一部分人,虚张声势,镇压中国人民对他们的反抗。  (六十八)  (中共白城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