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世甲骨,春秋永传
洮南市关工委举办“五老”骨干培训班
创建文明城 旅游人在行动
扶贫路上追梦人
扫黑除恶 全民参与
重要线索 予以奖励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职工参观中共辽吉省委旧址
学生课间玩耍受伤学校是否有责任?
公安洮北分局为警务辅助人员发放电动车
白城市涉黑涉恶线索举报方式
通榆县交通运输局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9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世甲骨,春秋永传

 

●新华社记者 冯源

横平竖直,铁画银钩;龙飞虎卧,凤翥鸾回。汉字是人类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最为古老的一种文字,它承载了中华文明,陶冶着中华精神。而120年前,在一味中药“龙骨”上重现人间的甲骨文,作为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镌刻在中华巨龙脊梁上的不朽印记。

甲骨文作为重要的一个实证,奠定了汉字造字的若干原则,为中华上古文明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甲骨文大量记载了上古时期殷商王朝的各种信息,为中华文明史铸就了坚实的一环。重视记载历史,重视运用历史,这也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精神气质。

甲骨文发现至今已经120年,但是它并没有远离我们。且不论古文字学者还在孜孜不倦地破译它,也不说书法家还在精益求精地临摹它,只看在启蒙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也会用一些简单的甲骨文向学生讲解汉字,就知道它依旧鲜活有趣。文化,就是这样一条来自祖先、流向未来的长河。

甲骨文发现和保护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一代代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珍视,让五千多年中华文明长河不断孕育着百川汇聚的生机。即使在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也有一批大师为甲骨文殚精竭虑,上下求索。

文化传承,需要世世代代接力,而能让接力得以坚持的,需要深远的文化自信和务实的科学态度。甲骨文发现已经120周年了,但是我们对它乃至汉字起源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对于祖先留下的文化密码还需要用心去探索和破解,从而实现传承发扬。而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发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