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白城市委组织部聚焦主线、创新举措,坚持“五个突出”,把学做紧密结合、查改贯穿始终,统筹抓好四项重点措施和基层党支部“九个一”工作,不断将主题教育引向深入,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见成果、出成效。
 突出“学”字强信念。针对组织工作特点和组工干部实际,为全体组工干部配发《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必读书籍和学习资料,将学习贯穿于工作生活始终,从部领导班子做起,示范带动部机关全体干部坚持围绕必学重点篇目,拟定个人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抓好个人自学。坚持每周三集中学习制度,开设“书记讲堂”“每周学堂”“党员课堂”,引导组工干部走上讲堂、走进学堂、走入课堂,深入系统学、持续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把组工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领导讲学+交流心得”“电教片+图片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使全体组工干部理论学习有收获,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突出“红”字守初心。针对深入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牵头在市博物馆完成全面展现展示党的光辉历史、辉煌历程、伟大成就的主题图片展布展工作,并组织全体组工干部集体参观图片展,认真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在此基础上,充分依托市内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开展形象生动的红色教育活动,教育引导组工干部铭记历史、缅怀和追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聆听本地革命故事,激励党员严守初心、勇担使命。在白城革命烈士纪念馆,全体组工干部近距离地观看了革命先烈们曾穿过的布鞋、用过的茶具、战斗的炮弹等,使全体组工干部进一步感受到先烈们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感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各自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突出“标”字明方向。采用先进典型宣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引导全体组工干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组织全体组工干部集中观看红色影片《杨靖宇》、纪录片《信仰的力量》《时代楷模:张富清》,积极组织参加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吉林省受表彰对象先进事迹报告会,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的先进事迹,以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不断激励组工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学习会,通过参观全面从严治党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展和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教育引导全体党员铭记党规党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纪律底线,严守纪律规矩。
 突出“检”字找差距。坚持把检视问题贯穿始终,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查摆自身不足和短板,深刻检视剖析问题。多形式开门纳谏,采取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设置征求意见箱、公布征求意见电话等方式,全力畅通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主题教育的渠道,积极收集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部领导班子在检视问题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查出来、把症结找出来、把方案提出来,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直接奔着问题去,以解决问题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组织部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和前期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深入开展个人检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带动全体组工干部真改实改彻底改。在学习调研基础上,组织部班子成员率先讲专题党课,主要领导同志带头讲,其他班子成员到各党支部讲,不断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突出“改”字促提升。市委组织部将主题教育与服务于民、推动组织工作结合起来,开展系列情系于民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为民“初心”付诸于实际,实现主题教育成效再提升。积极参加全市“清洁城市、美丽家园”活动,每周五下午到分担区路段打扫卫生,每天到包保小区常态化签到督导,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积极开展扶贫专题系列活动,围绕“三帮扶一推动”志愿活动、庭院经济发展、健康扶贫等内容,开展村屯环境卫生整治、义诊送药、医疗知识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年初以来,累计入户走访宣传1200多人(次),印发医疗、教育等宣传单2000余份。围绕“六清”工作任务,清理街路卫生4500多延长米,清理村周边河套垃圾1.5吨。对村屯道路两旁累计种植八宝景天3万余株。为村民义诊350余人次,免费为村民赠送5类常用药品价值1万余元,接收社会捐赠衣物、鞋、被等过冬物资累计2万余元。以开展帮秋收为载体,帮助群众解决当前生产生活问题100余件。协调开展“念党恩、助脱贫、庆丰收”惠民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和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