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秀芳
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都会以各自不同的状态存在并对世界产生影响。而能焕发出耀眼之光的,则是其内在的思想与不朽灵魂所产生的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生命意义与价值被重新认知与定位。有的人就拥有这样的热量,哪怕是被厚厚的冰层封冻,他依然会以火山喷发的壮丽改写人生,用生命迸发出的热量,温暖世间的坎坷与悲情。这是笔者在读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甲、李进著的《不可阻挡:用眼睛书写生命》一书后的最大感悟。
从白城走出去的80后王甲就是这样的人,以坚强的毅力、无私的大爱撑起思想与灵魂的风帆,如一艘破冰船冲破疾病对身体的桎梏,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走进冰封的生命,听见花开叶语之声。翻开《不可阻挡:用眼睛书写生命》一书,走进渐冻人的世界。书中的主人公也是该书的第一作者、从白城走出去的80后渐冻人王甲,他用近15万字的朴实文字讲述了关乎生命、关乎自己既鲜活而又凝重的话题。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毅力,用自由的思想与灵魂,突破了疾病对身体的桎梏,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012年,他被评为年度“北京榜样”。2013年,宋庆龄基金会旗下设立了“王甲渐冻人关爱基金”,以此关注、帮助更多的渐冻人症患者。他与疾病抗争的坚强、心怀感恩而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的义举,汇成了动听的生命乐章,给人以激励、感动,从而感召更多的人重新思考人生,以感恩和奉献的方式回馈社会。
物理学家霍金曾经是王甲的病友。正如霍金生前给王甲的信中所写:“将您的目光放在残疾不能阻拦的事业上,并且坚定地将它做下去,不要因为病痛的束缚而感到颓唐沮丧。身残志坚,这正是我送给您的忠告。”已然突破当初医生所定生命大限的王甲,依然奋力行进在生命的路途中,发挥着激励他人、奉献社会的生命价值,用自身证明了信念与思想具有无穷的内力与感染力。
王甲自2007年患病后,选择了与命运抗争。他借助一台特制电脑,通过网络进行创作并与更多的人交流。这台特制电脑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用眼睛盯着就能工作,王甲可以选择自己想说的话打在上面,但是打字的速度比普通人要慢很多,通常十来秒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打出一个字来。患病以来,王甲坚持创作了100余幅平面设计作品,撰写了两本约40万字的励志书籍和200余首诗歌,参加了数十场公益活动,把自己的作品拍卖所得捐给地震灾区和脑瘫儿童……
“你是真正的钢铁战士!你鼓舞了我们所有的人,也振奋了所有的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段来自宋庆龄基金会原主席胡启立对王甲的定位与评价。王甲能得到如此的评价,是因为他用年轻的生命谱写着不一样的人生和境遇,奔跑是为了跟上梦想的步伐。
通闺年最少,才俊罕能双。王甲出生在白城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母亲曾在纺织厂工作,父亲是一名铲车司机。喜欢读书的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与妻子以严父慈母的角色倾注了全部心血与精力。因为王甲初学写字展露了的天份,让他从7岁开始学书法,由于天资聪慧又肯于苦练,短短两年内作品就多次获奖,曾获白城市书法大赛“十佳少年”;10岁加入中国青少年书法家协会;15岁作品入选《跨世界中国艺坛奇才》。考入东北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王甲,因1.8米多的健硕身材、优秀的学习成绩及痴迷书法和音乐,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被同学称为“上帝宠爱的王子”。
男儿志在四方,北漂步履铿锵。大三的学习生活一结束,阳光、自信、乐观的王甲就背个包独自到北京寻找实习工作的机会。当时,怀着只有留下来才能实现人生目标的王甲,先租住在不足5平方米且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他每天早出晚归找工作,3天后,王甲凭借优秀的个人条件成为中国印刷总公司的实习生。从此,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从大栅栏住地出发到东四十条实习单位上班。在工作上,为了追求设计的完美,他可以熬上通宵,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实习中的他在2000人的面试中突出重围进入设计部工作。半年后,他落实了北京户口。仅仅过了一年,王甲因业绩突出,被提拔为设计部负责人,此时的王甲可谓前景一片光明。他暗下决心要在北京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然后将老家的父母接到北京生活。
生命突遭变故,泰山压顶之重。2007年,在王甲踌躇满志规划着幸福人生的时候,不幸悄悄降临。原本身体健硕的他,却在当年的10月末被确诊患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叫“渐冻人症”,英文简写ALS。此病不影响智力、记忆和感觉,早期没有具体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肌肉会逐渐萎缩无力,会出现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并危及生命。医生告诉王甲这种病发展迅速,从发病开始,存活时间约2至5年。这一诊断令雄心万丈的王甲瞬间跌入深渊。生命应何去何从?从被确诊开始,震惊、徘徨、无助犹如一座大山压在王甲和父母的身上,难道在疾病摧残中结束生命吗?绝望、痛苦填充了最灰暗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当看到电视中关于灾区现场的报道,王甲泪流不止,顿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给他带来了心灵的浴火重生。他从羞涩的囊中拿出200元钱捐给灾区,之后源自心灵的驱使,他拿起毛笔、打开电脑为灾区设计公益广告……王甲精心创作的作品被采用,他将所得的3000元设计稿酬全部捐给灾区。
助人者得他助,志愿者成亲人。在汶川地震那段时间,王甲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全身心投入到力挺“中国人的脊梁”的队伍中,令自己重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就这样,虽然王甲的病情依旧在持续恶化,除了右手的中指还能用上劲,其他的手指都变得无力。即便如此,王甲却因源自内在的力量开始重燃生命之火,依旧坚持创作诗文和设计作品,在网络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随后的日子里,王甲通过网络认识了爱心人士“清净之莲”、义工金颖及其母亲等,这些好人善举给了王甲坚持的动力。尤其是虹妈,被王甲称为妈妈的善良母亲,她常亲自带着王甲四处寻医救治。为给王甲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她和爱人出资为王甲租了套大房子,令王甲的生活及创作得到了良好的保障……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是父母和好心人的爱温暖了王甲那颗即将冰封的心,让仅靠用眼睛控制电脑与外界沟通、靠胃造瘘吃下食物的王甲有了坚守的力量。
王甲用坚韧诠释生命价值和尊严之举,感动了很多人,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王甲的故事通过《鲁豫有约》节目及其他媒体,形成一面旗帜凝成巨大的正能量,感染着更多困境中的人。
笔者阅读此书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不仅是来自王甲,更震撼于那些给予王甲帮助的好心人和志愿者。这些来自社会的大爱力量,暖化着王甲渐僵的躯体,从而令王甲能汇聚无穷的能量在内心形成“火山”,这座“火山”在支撑他生命的同时,也不时喷发出灼人的热量温暖更多的人。笔者身为一名志愿者,在《不可阻挡:用眼睛书写生命》一书中,更加体悟到公益志愿服务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力量。如今,在白城这片土地上,公益志愿服务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悄无声息中令无数在困境中的人得到帮助,这就是一种向善向上的力量,给无数个同王甲一样,在困境中生活的人送去了希望,诠释着生命和公益事业的最深意义。
愿王甲这位从白城走出去的年轻人,这位被授予“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能在生命与公益的路上长行、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