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可能都有一种对雪域高原的向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当机会来临,可以让我走进雪域高原做一名援藏教师时,我义无反顾。能成为吉林省第一批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担负起教育改变西藏这一战略使命,我倍感光荣和自豪。
我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日喀则。
日喀则,藏语的含义是“如意庄园”。在这里,有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绿油油的麦田,黝黑淳朴的笑脸。通过援藏,我爱上了这片土地,也爱上了这片土地上的淳朴人民。
刚到日喀则时,我第1天尿血了,第8天感冒了,第22天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憋闷,上完课,去藏医院做了心电检查,结果是高原性心脏病,吃5天藏药,没怎么减轻。校长知道这件事,建议我回家治疗,说高原性心脏病回去就好,回来还会犯。我知道,回去就等于永远再不会踏上这块我还未了解的土地,我的西藏支教在刚刚开始就要画上句号。我不能回去,因为来的时候,爱人就和我说:“你想援藏我不反对,支教一直是你的梦想,你能吃苦,但就怕你身体吃不消。”朋友和我说:“去西藏的高原反应是会死人的,你去了会后悔的,也许会逃回来。”朋友说的话看来不是子虚乌有,但是我不能当逃兵。路是自己选择的,跪着也要走下去。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我就在西藏积极治疗,争取尽快好起来,完成我的援藏梦想。那段时间,我知道援藏的同志们没有几个心脏是正常的。不用怕,我告诉自己。这些困难都丝毫没有动摇大家继续坚守岗位的决心,我又怕什么呢?刚开始来时也想家,和家里的亲人一通完视频,就会流泪,这大概对心脏影响也不好。后来我总结了,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最适合心态平稳,平静的生活。补充大量水分、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阅读、练字、喝茶、打太极这些和养生相关的事。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一句也没敢和家人说,怕他们惦念。一个人扛着病痛和恐惧的日子里,我好像变得坚强了许多。
工作是紧张而充实的,每周工作量是我在家时正常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倍,这期间还替生病的钟玲、杨宏艳等老师代过课。在代课的时候,我感冒咳嗽,一周近30节课,有时上课讲着讲着就感觉自己的头晕乎乎的,嗓子也很疼。看到我的状态,同学们很心疼的给我倒水、搬凳子让我坐着讲,还给我点上藏香,格桑曲珍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仅有的棉裙从身上解下来,我无论怎么推脱她都要给我围上,日喀则的冬天不取暖,她给我围裙子的手冰凉冰凉的,而我的心一下子就变得暖暖的。
中秋节那天,当我讲到《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时,不知不觉有点哽咽了。敏感善良的孩子们感受到了我的情绪,一下课一群孩子就围住了我,把他们的早餐牛奶面包放在我手里或讲桌上,说,老师您吃;一个男生走过来说,老师我给您画了一朵格桑花,送给您吧;一个女生羞涩的递上一个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吉林妈妈我爱您!老师,您是从万里之外的吉林来的,您长得黝黑黝黑的好像我的妈妈。我知道,您虽然不是我的妈妈,但我爱您,因为您爱我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您送我的书是我平生第一本自己的课外书;您教我的歌是我最喜欢的汉语歌;您是第一个送我们字帖,教我们写汉字的人;您是第一个教我们打太极的人;您是第一个告诉我们女生经期不要用冷水洗头的人;您是第一个敢在晚上上自习让我们看《朗读者》节目的人;您是第一个说我讲课是最棒的,将来也能当一名好老师的人;您是第一个送我们全体学生《论语》的人;您是第一个说走进大山,是想要带我们走出大山的人,感恩让我的生命里遇见了您……爱您的课代表拉姆。”在走廊里,一个女孩追上我说,老师您给我们班代过课,这几天您在走廊的时候经常咳嗽,我这有雪莲,1朵大的,4朵小的,治咳嗽,您煮水喝吧,这是我爸采到的。这个邻班女孩,我不能叫出她的名字,她就已经把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世界以爱吻我,我能回报什么?我唯愿倾我所能给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其实在西藏支教的每一天,我都感受着学生对我的尊敬、关心和照顾,天下真的没有远方,有你们的爱,这里就是天堂。
上课很辛苦,因为缺氧,且空气干燥,水分蒸发的快。一节课上着上着就觉得气喘吁吁、口干舌燥的。但是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岗位对我而言都是挑战。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对西藏支援的重大战略,援藏无疑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经历。
一个城市的文明看街道,一个学校的文明看厕所。藏族学生并不是不爱干净,但由于有的学生不文明的行为,使厕所很脏。这使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学生用上洁净的厕所。于是,我做出了一个让全校教师惊讶的决定,亲自带着学生们去疏通每一个厕所,让文明素养成为支援西藏教育的又一课。
爱在福利院,情在夕阳红。在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完成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去福利院和养老院,我一直是孩子和老人心里永不缺席的吉林老师。
日喀则有两个福利院,共有近千名藏族孤儿。我陪伴福利院的孩子们度过一年的时光。在福利院有个叫拉珍的女孩,她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一位爷爷从野外捡回来的,她很少和别人说话。我给她洗澡、和她谈心、给她讲故事、给她买礼物,带她到外面吃从来没吃过的火锅,看她从来没看过的电影,她变了,我一去,她就会飞奔过来开心地喊:“吉林孙妈妈来了。”还有一个叫旦央的女孩,她的父亲因为把母亲打死而进了监狱。她也因此对父亲怀恨在心,不见父亲,整天不说话,活得不快乐。于是,我就和她一起画画,用我所学的“房树人”打开了她的心结,她已经愿意给父亲打电话了。
我给孩子们当临时家长,给孩子签字,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给孩子们讲故事,进行心理疏导。还给他们买早餐饼、蛋黄派、酸奶、糖果等食品,买一些他们想要的礼物,同时还和志愿者一起捐各种学习、生活用品,我总共花费一万多元 。
周末时,我除了去福利院陪伴孩子们,还会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洗头发、整理被褥,为老人买吃的、给老人包饺子,看着老人开心幸福的样子我也很快乐。
我们援藏时,吉林省教育厅厅长不远万里、不惧高原反应去看望我们,让我们感到温暖和感动。我爱人去看我,让我感到特别幸福。今天,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有了大家的支持和爱,我也很努力,没有辜负党和藏族人民的期望。
援藏后我变了,以前经常因为学生考试成绩、家长的态度和职称评聘等等事困扰而不开心,当我知道援藏人付出了他们的健康与生命的时候,世上除了生死,没有什么大事。
“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报国情。离家辛勤育人梦,天下繁花桃李红。”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所有支持、关心、帮助我的领导、朋友和家人。正是有了你们,才使得我在西藏的教育援藏工作中没有了后顾之忧,感恩你们——吉林白城通榆的父老乡亲。我的教育援藏任务虽然已经结束,但最能奉献、最能担当、最能吃苦、最不怕牺牲的援藏精神会永远激励我前行。人离开了西藏,但是如果西藏需要我,我还会义无反顾,吉林援建的日喀则,你是我永远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