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宣
2019年12月5日,大安市委十五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客观总结2019年工作,统筹部署2020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夯实发展根基,努力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
2019:成果盘点收获丰
2019年以来,面对诸多压力、诸多风险、诸多挑战,大安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中央、省和白城市部署要求,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心无旁骛埋头苦干,践行了初心和使命、体现了担当和作为,推动大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致力政治建设,“两个维护”更加坚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强化学习教育,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检视问题,全面整治整改。
致力脱贫摘帽,攻坚基础全面提升。集中开展两个“百日攻坚”和“三帮扶一推动”“2+7专项行动”,组建30个工作组,确定7001名帮扶责任人,全面投向攻坚一线,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夯实“五叠加一带动”基础,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百姓全部喝上放心水;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房;落实各级医疗政策,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报销比例达90%,慢病门诊报销比例达80%;强化教育保障,落实“雨露计划”,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和通客车率均达100%;加强村屯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化扶贫帮扶协作,与中国农发行、长春南关区攻坚合力不断增强。实现1677户、2915人脱贫和剩余7个贫困村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3%,顺利通过白城初审。
致力产业发展,转型融合态势良好。坚持三次产业融合,设施农业、清洁能源、生态旅游发展效应不断提升。粮食总产量达2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棚膜面积超30万亩,大棚总量达2.37万栋,我市经验在全省交流;4户企业升级为白城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测产达15000斤/公顷,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荣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称号。实行市级领导包保机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与6家大型国企签订协议,光伏、生物质发电等项目运行良好;2户企业被命名为“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一保一金一池”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和“过桥”资金近12亿元,荣获“吉林省创新型县(市)”称号。嫩江湾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域内外游客突破百万人次;打造吉林西部首家综合性电商物流园,被评为全省“城乡高效物流配送试点县”。落实省“三抓三早”要求,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8个,其中亿元以上20个、10亿元以上3个。牧原一期、白羽肉鸡、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农业产业项目进展顺利;风机叶片、年产15万吨废矿物油等工业产业项目序时推进;嫩江大桥完工,新客运站投入使用,珲乌高速大安南互通、国道G232、省道S516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亿元。
致力城乡建管,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以“双城”联创统筹城乡建设。新建、改造捺钵大街等老旧街路7条,道路通行更加便捷;实施污水管网、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采取造绿补绿、透绿插绿等措施,新增城区绿地16.5公顷,园林城创建进入国家评审阶段,卫生城创建有序推进;实行网格化、街长制,城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广镇纳入全省“清洁能源示范镇”特色小镇创建序列;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改造农厕3080个,设置保洁公益岗4000个,规划实施17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各乡镇村屯均配置了垃圾箱等设施,“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模式初步形成,农村环境卫生常抓常管、日清日净、常态长效。
致力环境保护,生态效益不断显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扎实推动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环境保护成效明显。25个河湖泡沼全部连通,植树造林3.64万亩、种植沙棘林8200亩、人工稻田湿地修复20.4万亩、草原综合治理14.3万亩;查干湖、嫩江湾外滩等治理工程有力推进;有效禁止秸秆焚烧、市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河湖及周边生态有效净化,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
致力改革创新,生机活力充分释放。专项改革压茬推进,率先实施街道党工委“五项权力”改革,组建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行政执法、环保体制、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等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一枚印章管审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全面铺开。荣获“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县”称号。
致力民生改善,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不遗余力改善民生,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打造省级返乡创业基地3个;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金持续提高;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丰富多彩,科技教育、广电卫生、文化体育、史志档案、社会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实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推动“无籍房”问题解决;开展“无欠薪”行动,农民工权益得到保障;推行农村低保补差式救助,率先建立特困救助供养制度;养老助残、退役军人、妇女儿童、街道社区等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致力依法治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深化法治大安建设,“七五”普法深入落实,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氛围浓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信访问题化解和依法打击;开展“夏秋百日攻坚”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防火等领域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致力党的建设,管党治党能力增强。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责主业,推动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强化思想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舆情管控全面加强,入选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强化基层基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城市基层党建“书记一号工程”,解决民生实事800余件。强化作风纪律建设,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推进巡察工作。强化民主建设,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职,统一战线得到发展壮大,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团结一致、共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2020:行稳致远再起航
大安市委十五届十四次全体会议提出,2020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白城市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三个五”发展战略、白城市“四项重点工作”,牢牢把握“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中心、五城建设”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持续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上水平,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不懈奋斗。预期目标是: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措施一:巩固扶贫成效,有效对接乡村振兴。制定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意见,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对脱贫人口、扶贫产业、政策落实等动态监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志智双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确保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设施完善、绿色发展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文明乡风培树、治理体系创新、脱贫攻坚富民、改革动能释放、乡村人才汇聚、投资能力保障“十大工程”为载体,优先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筑牢脱贫攻坚根基,同步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民幸福指数,走好大安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实施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屯绿化美化“五大行动”,打造一批标兵村、创建一批先进村、提升一批达标村。
措施二:坚持三产融合,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扶持设施农业发展,推进标准化种植园区、养殖小区和产业基地建设,调优种养业结构,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推广,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绿色产业带。在提升总体质量上做乘法,对接数字吉林战略和白城市“三三一”产业计划,推动装备制造、绿色建材、服装鞋帽、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与品牌打造相得益彰。要在增强管理服务成效上做减法,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完善融资、创新、市场、创业、人才“五大服务体系”。要加强企业培育,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打造一个大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坚持以大生态带动大旅游,以大交通拉动大物流,推动现代服务业全面升温。要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加快嫩江湾湿地综合治理、嫩江湾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强域内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进嫩江湾5A景区创建,提升牛心套保、月亮湖等景区层级。
措施三:落实项目责任,实行重点项目“四个一”机制,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市级领导亲自上阵,对于分管领域项目,要亲自谋划、主动研究,带头破解问题、推动项目落地。落实招商引资任务,全市所有部门单位都要至少提供1条有含金量的招商信息,重点经济部门和各乡镇都要保证至少引进1个实质性招商项目,全市必保至少引进3个亿元以上项目。完善“一区六园”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抢抓白城市建设“双谷双基地”机遇,加强两家子园区和吉新食品产业园功能配套,提升承载力和吸引力。
措施四:抓实“双城”联创,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从规划着眼,抓紧编制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要融入亲水特征、绿色符号、文化脉络,体现智慧城市、生态产业、交通区位,增强前瞻性、包容性、针对性,做到规划即法、严格遵循。要从建设着手,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实施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市政设施维护、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重点连通城市周边水系,打造城市景观带和新地标。要从管理着力,探索市场化服务,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法治化、智慧化,探索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加快建立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强化市容整治、秩序规范、环卫保洁,推进志愿服务、共驻共建、居民自治,保持城市干净整洁的形象面貌。坚持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依托嫩江湾5A景区创建,差异化打造机车小镇、渔猎风情小镇、康养小镇,通过市场化和项目化运作,力争取得关键性突破。继续实施好西部供水、草原治理、湿地修复、造林植树“四大生态工程”,推进龙海灌片、查干湖治理等工程建设,力争大安灌区退水渠道明年投入使用;完成草原综合治理17.5万亩,造林绿化3.4万亩,修复保护湿地127.5万亩。
措施五:深化创新引领,持续释放改革活力。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持续完善机构职能体系;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改革,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取得进展;继续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土地改革,建立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公共事业建设新增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查监管,推广集约土地利用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整治,打造地方财税增收新空间。
措施六:秉承为民宗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解决好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坚持办好优质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医疗设施设备建设,提高乡村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群众性文明创建,建设新三馆、新运动中心,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健全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完善安全住房、医疗救助、养老服务等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强化忧患意识、红线意识,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风险源排查预警机制,建立应急处置措施,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决防控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社会稳定风险,为改革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可控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