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传统戏曲绽放时代光华
五烈士
印象年味
年关说饺子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0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关说饺子

 

●张坤

饺子是中国的一道传统美食,每逢重要的日子,人们往往都会以吃饺子来庆祝,如“冬至吃饺子”“除夕吃饺子”等。我相信,吃饺子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饺子的诱惑总是无尽的。老一辈作家对饺子也是非常偏爱的,他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写到了饺子。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黄蓉软磨硬泡央求洪七公教武功,吃货洪七公答应了,不过提出条件:要吃得好,半个月之中吃的菜都要不重样。黄蓉一是高兴大喜,二是有心要显显本事,所做的菜当然没有重复的,就连面食米饭也没有一餐相同的,锅贴、烧卖、蒸饺、水饺、炒饭、汤饭、年糕、花卷、米粉、豆丝,变着花样。洪七公也打起精神,指点郭黄两人临敌应变、防身保命之道。这里的蒸饺、水饺,在极普通之处显示了黄蓉高超的烹饪技巧——饭菜做得好吃本就不太容易,还要不重复,太难了。

梁实秋既是大作家,也是美食家。他在《雅舍谈吃》一书里专门写了一篇《饺子》,谈到了各式各样的饺子,也说到了人们对于饺子的各种喜好。文章中提到了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两次吃饺子的经历,一次是当年在青岛吃到的汤水饺,其中有段写道:“我也吃过顶精致的一顿饺子,在青岛顺兴楼宴会,最后上了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子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表面上还漂着少许鸡油。大家已经酒足菜饱,禁不住诱惑,还是给吃得精光,连连叫好。”普通的饺子,经梁实秋的生花妙笔,色香味俱佳,真让人垂涎欲滴。另一次则是在抗战期间,梁实秋在除夕那一天还一个人踯躅于宝鸡的街头,随便进了一家店,没想到是饺子馆,吃了一顿他记忆中“最朴素”的饺子,当时战火纷飞,人心惶惶,这一顿韭菜馅饺子和饺子汤,则让他吃得满头大汗,十分满足,永生难忘。从梁实秋的文章可以看出,无论精致还是粗糙,只要是饺子,美食莫过于此。

更有作家因吃饺子还付出过巨大的“代价”,如莫言为了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差点儿要了小命。他在《故乡过年》中写道,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种粮食——其实只需七种,不可缺少的大枣算是配料。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有一年,我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儿要了小命。

现代作家齐如山对于饮食也是非常在行,专门著有《中国馔馐谭》一书,不过写饺子,倒是收录到了他的《北平怀旧》一书中。齐如山所写的饺子馅多是北方民间常见的,猪肉韭菜、猪肉茄子、羊肉白菜,还写了切肉与剁肉做馅在口味上的不同,同时也记录了老北京当年一些比较“奢侈”的饺子馅,比如火腿馅、三鲜馅、蟹肉馅、鸡肉馅,这些可就是那些有钱的讲究人食用的了。在齐如山的书里,还单单说了一种三白馅,大概是他颇为喜欢的一种。用口蘑、冬笋和烤猪肉的肥油,因为三样都是白色的,故名三白。从用料上看,口蘑、冬笋,确实鲜美已极,再加上烤肉的油脂,既有微微的烟火味,又凝聚了肉香。

有些文学大师写饺子是从美食的角度来写的,让我们看了更是赞叹不已。如唐鲁孙写饺子的文章被收录到《酸甜苦辣咸》一书中,他写饺子是站在一个美食家的角度,皮要什么样才算好,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馅料搭配,包括一些与饺子相关的轶事。唐鲁孙最中意的饺子馅以荤素而分,荤馅以冬笋肉末为最好,他所说的冬笋肉末是熟馅,以切得细细的冬笋和肉末同炒为馅,唐鲁孙说“此为冬令饺子中妙品”。想想也是,冬笋本身就有鲜味,又极能吸附肉的醇香,过油一炒,香气更重,做馅绝对是再好吃不过了。唐鲁孙所说的素馅饺子就更讲究了,主料是菠菜、小白菜和摊好的鸡蛋,还有少许剁碎的金钩虾米,但虾米只是调味品,遇有时鲜的韭菜胡萝卜,也可以加入少许配色提味。这种饺子主要取的是最能体现菜鲜的青菜和清鲜的鸡蛋,再用虾米的河鲜来提味,可以说把素馅饺子的清新感做到了极致。

俗话说:“没有饺子不过年,不吃饺子过不去年。”话虽有些偏颇,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渴望与向往。小小的饺子,包着“乾坤”,包着人们对来年幸福、平安、吉祥的希望,是新一年收获的象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