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枫 记者张赫)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农时不等人。当前立春已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市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在紧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抢抓节令,统筹做好备春耕各项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606万亩,与去年持平,其中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443万亩。资金是春耕生产的重要保障,今年,全市备春耕计划需用资金34.6亿元,截至3月2日,已筹集资金21.27亿元,占计划需用资金的61%。后期通过农民自筹和农商行、建行等银信部门贷款,资金可以满足需要。
为不误农时,保障农资储备充分,我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加强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的监测预测,进一步畅通农资运输“绿色通道”,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设卡、阻断交通,拦截运输生鲜农产品、农资、畜禽饲料等行为,提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采购、调运和储备工作,并指导农资经销商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开店营业。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引导企业和农民通过网上直销、手机微信销售、送货上门等多种方式开展农资销售,提高农资入户率,保障备春耕期间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今年,全市计划使用种子2.77万吨,截至3月2日,种子已储备2.23万吨;计划施用底化肥58.8万标吨,目前已储备41.5万标吨;计划使用农药1650吨,目前已储备1140吨;计划使用农膜9780吨,目前已储备7980吨;全市拖拉机和农机具需检修17.76万台套,目前已检修15.17万台套。
春耕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主动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采取电视远程教育、12316农技服务热线、电话和微信咨询等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大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目前,通榆县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一个种植户微信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们每天安排课程,在群里讲解春耕的相关科技知识。乌兰花镇种植大户王天禹说,往年集中现场学习,今年因为疫情,不能出门,但有了微信群,照样学备耕知识。
春耕备耕期间是化肥、种子等农资购销旺季,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检查整治力度,尤其是加大对非法转基因种子的打击力度,严防非法转基因种子流入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0台次,检查种子市场25个,检查企业28个,检查门店263个,检查品种90个,清理(销毁)虚假宣传单、宣传画6张,张贴、悬挂普法宣传标语50条(幅),有效提升种子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针对可能发生的春旱,我市将采取多种措施,抓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检修、维护现有的农田抗旱水利设施,特别是充分利用好节水灌溉设施,确保抗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