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我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市工信局闻令而动,吹响战“疫”集结号,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党委扩大会议,根据部门职能特点,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集结队伍,组成物资采购、企业协调、交通保障等8个工作组,即刻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把打赢这场战“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初心与使命,体现责任与担当。
主动出击 物资保障支持防控一线
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对防控物资极度短缺的实际困难,市工信局作为物资保障责任部门,多方组织货源,竭尽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30日,第一批防护物资600双丁腈手套、50套防护服和1000只N95口罩到位。防护物资捉襟见肘,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李军坐不住了,2月1日,他带队赶赴长春,向省工信厅汇报我市防护物资紧缺的困难争取支持,省里调配物资有限,他索性入厂“扫货”,省内生产厂家逐户沟通,最后锁定弗朗科技和广而洁两户企业,驻厂蹲守,从企业紧张的库存里抢购口罩2万只。
白城远离省会城市,争取物资不占优势,怎么办?副局长汪润君主动请命,带领工作人员驻长机动作战。2月4日,采购组进驻长春,他们住在留观人员集中的酒店里,吃着没有温度的盒饭,守省厅跑企业,哪里有物资就往哪里去,连续奋战7天,争取了大量急需物资,为全市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截至2月28日,市工信局累计为全市防控工作争取N95口罩1000只,医用一次性口罩34000只,普通口罩95250只,医用防护服200套,非医用防护服1450套,丁腈手套16600双,橡胶手套61000双,护目镜277副,红外线测温仪118台,医用酒精191.5升,奥司他韦2000盒,维C泡腾片5箱,单帐篷40顶,棉帐篷75顶,光波炉20台。
市工信局动手早、行动快,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品保障机制。1月26日,副局长陈景祥带领企业协调组进驻消杀品生产企业现场办公,仅用1天时间就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为确保企业持续生产,保障域内防疫消杀品需求,市工信局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原料不足,从河北唐山跨省组织次氯酸纳100吨;资金紧缺,搭建平台防控专项贷款150万元快速落地;资质不全,协调省卫健委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截至2月28日,累计生产消杀液396.5吨。同时,积极指导域内企业迅速转产, 医用酒精项目、医用口罩生产项目、防护服生产项目纷纷落地,并相继投入生产,有效缓解了全市疫情防控的压力。
主动作为 指导企业构建病毒“防火墙”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绝对安全的后方,全市有152户规上工业企业,1万多名企业职工,企业防控刻不容缓。市工信局主动担当,超前部署。
1月31日,市工信局下发了《关于工业企业疫情防控相关事宜的通知》,同时,启动工业企业监测机制,对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日监测,动态掌握企业复工率、复产率。2月8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疫情防控四条基本原则,即“防控预案不完善不得开工,上岗工人行动轨迹摸排不清不得开工,环境消杀个人防护准备不足不得开工,未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验收不得开工”。在两个《通知》的指导下,企业明确了疫情防控的重点和方法。
为使疫情防控工作警钟长鸣,2月19日,下发了《关于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开展企业疫情防控“回头看”,对前一阶段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建立全员监督举报机制,鼓励员工监督企业,对制度执行不严、防控措施不利、人员管理不细等问题均可投诉举报;鼓励员工之间互相监督,对隐瞒疫区行动轨迹、隐瞒密切接触史、隐瞒疑似症状的员工均可举报。2月24日,下发了《疫情排查管控工作方案》,将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当日,班子成员带领指导组深入企业,对市直53户企业进行疫情防控现场指导,确保企业疫情防控进一步精准化、科学化。2月27日,局党委决定将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再度升级,63户规下企业和重点培育拟升企业纳入指导范围,做到疫情防控规上规下全覆盖。为企业疫情防控构筑了一道无形的钢铁长城。
主动服务 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渡难关
抗击新冠疫情战场的硝烟尚未消散,工信局已经重整队伍,调整作战计划,全面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在经济保卫战的阵地上抢站了制高点。
截至3月2日,全市规上企业复工132户,复工率86.3%;剔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影响,复工率95%;返岗员工13478人,复产率88.8%。能源、医药、纺织等3个行业,复工率100%;吉林梅花、安波福电气、白城发电公司、戈壁能源等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已经全部复工,敖东药业、中一精锻、成来电气、天意农产品等18户产值超亿元企业复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工业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2月11日,市政府公布了《关于落实吉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推出21条扶持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这沉甸甸的21条,工信局仅用了一天时间征求10余个部门意见起草完成,为下好复工复产先手棋,他们在与时间赛跑。2月22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服务工业企业的通知》下发各地,帮助企业优化应急预案,建立职工信息档案,协调防疫物资,解决困难问题,协调生产要素,承接扶持政策,“六帮”服务让企业运行更加平稳。防控期间物流受阻,他们与市公安局密切配合,制定了《关于防疫期间工业企业复产物流运输车辆通行操作流程》,帮助企业畅通运输通道,为吉林梅花、安波福等22户企业协调物流运输752车次,为企业连续生产提供有效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供应不及时,市工信局组织域内企业抱团取暖,消杀品生产企业急需酒精,洮儿河酒业17吨高纯度食用酒精倾囊相助,龙华热电厂脱硫石膏告急,北方水泥1500吨石膏紧急支援。企业复工在即,员工没有口罩,从省工信厅申请调拨口罩2.8万个,及时送到企业员工手中。
主动担当 全员参战贡献工信力量
大“疫”当前,他们勇于担当,坚守使命,他们逆风而行,迎难而上,没有动员,没有誓言,机关干部自觉取消休假,返回工作岗位,踏实苦干、埋头实干,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篇工信人的战“疫”华章。
运行办主任秦璐宁是最先投入战斗的中层干部,大年三十就与省工信厅建立了物资保障沟通体系,从防护物资保障到企业疫情防控,从企业复工复产到监测生产运行,她转战在不同的阵地,连续奋战30余天。
运行办副主任郝旺,家有老母亲卧病在床,在疫情面前,他舍小家为大家,只要组织需要他随叫随到,防护物资接收、调拨笔笔清晰、件件有序,忙碌一天后整理起草《白城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工作报告》,28天从未间断。
中小科副科长张志男,企业协调组组长,负责协助消杀品生产企业组织生产,他驻厂十余天,咽喉被原料刺激到水肿化脓,他发的朋友圈里有一张穿着防护服工作在发热门诊护士的图片,才让大家知道他心里有多少对妻子的牵挂。
下属事业单位员工关宇,承担保障物资运输任务,战“疫”打响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奔波在物资运输的路上,一只背包从不离手,只要有任务立刻就出发,能当天往返决不停留,一个面包一瓶水就是他在路上的补给。
一级主任科员任卓伟,援疆三年期满归来,看到同事们夜以继日的奋战,他放弃休假,主动请战,白天协调企业物流运输,夜间到卡点值班值守,用实际行动展现援疆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还有很多工信干部在默默坚守着、奉献着,在全市防控指挥部、在厂办大集体改制前沿、在社区防控卡点都有工信人的坚定执着的身影。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座保垒,平凡普通的工信人,敢战能战的工信人,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挺身而出,逆流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