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璇 郑丹
近年来,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双庙村贫困户王洪起在相关部门和各级干部的帮助引导下,自力更生,通过养殖蜜蜂卖蜂蜜增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他家生产的百花蜜,无任何添加物,是群众信赖的好蜂蜜。然而,今年因为疫情的突然来袭,错过了春节期间蜂蜜销售的“黄金期”,他家的蜂蜜滞销了350公斤,这让勤劳朴实的王洪起一筹莫展。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洮南市各级扶贫干部经常通过电话等多种方式了解贫困户情况。王广栋是胡力吐蒙古族乡双庙村第一书记,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与王洪起联系,了解这批蜂蜜的详细信息、质量情况、销售价格等,并将自己变身为“微商”,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方式开展第一书记代言,卖起了蜂蜜,帮助王洪起解决蜂蜜销售问题。
王广栋代言的蜂蜜信息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关键时刻,大家都想伸出援手“拉”上一把,许多朋友通过电话和微信咨询蜂蜜的具体情况,仅仅一晚上的时间,蜂蜜就销售出81瓶、81公斤。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同事和朋友加入到“微商”行动中来,包保单位的负责人也当起了蜂蜜的“代言人”,纷纷通过微信平台,把蜂蜜滞销的消息发出去。周末不驻村的时候,王广栋还义务当起了“快递员”,免费将打包好的蜂蜜尽快送到购买者手中。对于外县(市)的购买者,他则自掏腰包将蜂蜜用客车为购买者带过去。短短5天时间,王广栋就在手机上接到近200个订单。截至目前,百花蜜仅剩20多瓶。
因为疫情滞销的蜂蜜,几天时间就销售出去了,王洪起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
在洮南,类似的各级驻村扶贫干部亲情帮扶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在积极帮助群众开展备春耕生产、联系外出务工事宜、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等,当好桥梁纽带,稳固脱贫成果,确保洮南百姓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