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刘海明
邮话防疫抗疫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武昌鱼的由来
满足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0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海明

海明路。1947年,为纪念刘海明烈士,洮安县政府决定将白城子中央大路命名“海明路”。现为白城市中心道路。
 

●王大伟

1947年,在洮安县(今白城市)召开群众大会时,县长郑介周庄严地宣布了一项决定,为纪念在国民党“光复军”进攻白城时,因掩护地、县级党政军首长突围而英勇牺牲的刘海明,将原县城中心街道中央大路命名为“海明路”。从此,刘海明的英名印在白城人民革命斗争史册中,铭刻在白城人民的心中。他的英雄事迹在白城代代相传,永放光辉。

刘海明,原名刘中华,中共党员。他身材不高,精明强干,指挥有方,在全体指战员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1945年8月末,东北局成立后,立即派一个支队和一些党政人员接收西满地区。由夏尚志等同志在辽河以北的白城子等县,以大赉为中心向周围扩展,采取边接收、边扩军、边建立民主政权,开创西满根据地。在战略上抢时间,争速度,快速进军,多接收,争取主动,占据优势。夏尚志带领一个连的兵力和部分党政人员来到白城子,用七八天时间转战周围各县,接收了7个县旗,扩军2000多人。这时,嫩江省委书记刘锡五和省长于毅夫等领导带来一些干部来到白城子。刘锡五、于毅夫等领导听完了接收汇报以后,宣布成立嫩江省白城子专员公署,并任命了党政军领导干部。刘海明被任命为人民自治军独立骑兵团政委,主要负责维护白城子地区的社会治安和剿匪工作。独立骑兵团的前身是由日伪时期白城头面人物,乘日本侵略者投降撤走之机,纠集一些地方残余组建起来的公安队。夏尚志扩军时,他们摇身一变,钻进了我政权内部。

刘海明上任后首先对骑兵团从各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他发现骑兵团内部成分极为不纯,情况非常复杂。人员大部分由日伪残余、土匪、地主武装成员、地痞流氓等组成。他们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抽大烟,逛窑子,无所不为,在群众中影响极坏。他把这些问题及时向军分区做了汇报,并建议对骑兵团进行整编。得到上级领导的同意后,他首先把思想比较进步的干部分派到各连、排,紧紧依靠他们影响和带动其他战士,并协助他做工作。经帮助和教育而不改过的人员坚决清退,如混入骑兵团四中队的马海泉原来是个土匪,曾报号“两点”。钻进骑兵团以后,仍与土匪勾结,到处抢掠群众财物。刘海明发现后,立即报告军分区,并建议清除他。得到军分区的批准后,他便把马海泉调到城里,解除了他的武装,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将其遣送回家,打击了反革命气焰。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队伍,为以后工作开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抓内部团结问题。骑兵团组建时间短,人员背景复杂,程度不一,很难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别是关内干部与当地干部之间,很难沟通。针对这种情况,他组织大家学习革命理论,宣传党的政策和我党坚决抗日、建设民主东北的主张,并向全体指战员明确肩负着的使命,使骑兵团干部战士逐渐提高认识。他还特别强调关内干部的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关内干部的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要求他们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寻机做周围人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这些同志的作用,使骑兵团的团结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与此同时,刘海明还帮助干部战士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非常关心干部战士的衣食冷暖。宿营时,他在结束了繁忙的工作之后,总要看看干部战士的被子盖的严不严,以免着凉。他很关心干部战士的学习,嘱咐大家一定要学习训练一起抓。当时,由于骑兵团短枪较少,有些干部没有短枪。当他发现后,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手枪送给了其他干部,这位干部非常感动,表示要多杀敌人,为根据地建设多出力。这件事使官兵们更加敬重他的品格。

根据上级指示以及形势的发展,刘海明抓紧进行征兵扩编工作,不断发展扩充我军力量,保证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工作。骑兵团刚建立时,只有40余人30余条枪。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在刘海明的直接努力下,骑兵团逐渐发展到550余人,8个中队,一个警卫排,成为保卫白城的主要武装力量。除了不断发展自己外,他还帮助其他地方发展武装组织。1945年12月,他根据军分区的指示,抽出一个连,调入洮南县,作为当地发展武装的基础,使洮南县的武装力量很快发展起来了。

在不断发展壮大武装力量的同时,他在苏军的协助下,积极进行剿匪工作,使土匪闻风丧胆,骑兵团成立以后,刘海明就带领指战员们到安广剿匪,取得了初步胜利。不久,镇东县土匪武装缴了我新编武装—高团的械,刘海明根据军分区的指示,立即前往进剿,有力地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

正在骑兵团进行整顿和发展的过程中,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土匪武装,趁我立足未稳,向民主政权进行了猖狂的反扑。他们采取策动内部叛变,配合外部进攻的伎俩,先后占领了安广、镇东、洮南等县。到1945年12月,除白城子外,周围几个县都相继发生了叛乱事件,县城被敌人占领,反动气焰十分猖狂。他们一面扬言要攻打白城子,一面和长春国民党联系。这时,长春国民党纠集镇东等7个县的土匪万余人组成光复军,于12月31日同时攻打白城。

当时,白城子地、县级党政军组织刚刚建立,武装力量还较少,只有3支武装力量,一支是人民自治军独立骑兵团,共有550余人;二是人民自治军步兵团(即37团),共有1000余人;三是铁路护路团,共有700余人;还有从洮南等县退到白城子的几个支队总计才有兵力2500余人,与敌人兵力相差悬殊。这时我军主力部队远在四平以南,不能援助白城子。加之敌人已占领了白城周围各县,与外界的联系又隔断了。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经过地、县党政军研究,决定奋起反抗,阻击匪徒,控制城防。由地、县党政军联合成立了临时指挥部,指挥作战。

临时指挥部决定人民自治军独立骑兵团负责守卫街正面和西北角;步兵团负责守卫东北面和火车站;洮南支队负责守卫火车站和西南面及南面。战斗部署完成以后,各团、队立即行动。加强警戒,注意光复军的动向,警惕他们突然袭击。

光复军非常狡猾,知道我军已有准备,城内众志成城,怕强攻有失,便派遣土匪武装和光复军的骨干分子窜入我铁路护路团、独立骑兵团内部进行策反。结果铁路护路团首先叛变。在铁路护路团叛变的当天晚上,独立步兵团就在电灯厂的北面发现了敌人。步兵团立即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我军干部战士早已憋足了劲,指挥员一声令下,便如猛虎下山一般向敌人扑去,很快将来犯之敌打了回去。

继铁路护路团叛变之后,独立骑兵团一、二、三中队也相继叛变。叛变分子便对我军派入该团的一些指战员下了毒手。在一中队,叛乱分子秘密将我军派入一中队的指导员吴振东的枪针磨断,在吴振东失去反抗手段的情况下,把他抓走。在二中队,叛乱分子精心策划,将我军派入二中队的指导员李长桐、警卫通讯排周排长秘密抓走。叛乱分子对吴振东、李长桐、周排长进行严刑拷打,企图从他们口中了解到我军作战计划,逼迫他们投降。但我军干部在党的培养下,在刘海明长期思想教育下,始终坚持斗争,英勇不屈,最后被敌人杀害。

策反成功以后,光复军的胆子更大了。于12月31日晚间向骑兵团发起进攻。叛乱分子组织20余人高喊着“骑兵团投降!”“骑兵团缴械!”反动气焰嚣张至极。这时,天色已黑,团部里灯火通明。当刘海明听到喊声后,觉得外面黑屋里亮,对我军极为不利,立刻举枪打灭了电灯,然后迅速指挥对外进行猛烈射击,击退敌人。刘海明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敌人躲在暗处,我军处在明处,目标明显,处于被动;敌我力量悬殊,我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之中,坚持下去,对我军不利;城内我军力量本来不多,分散各地,不但把守不了白城子,还有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他决定立即突围,转移团部,与临时指挥部会和,抗击敌人,突出城去,保存革命力量,同敌人坚持长期斗争。他带领团部全体指战员边打边撤,从团部所在地烧锅(现白城酒厂)冲了出去,来到临时指挥部(即后来的明仁文化馆),向指挥部汇报了骑兵团叛变的情况。

光复军由于有了内应,加紧了对城内的进攻,并逐渐缩小包围圈,向临时指挥部发起了进攻。战斗越来越激烈,连续激战三昼夜。到第三天晚上,敌人对我军的包围圈缩小到只剩一条街了。当时,我军的伤亡也很大,仅安放在临时指挥部楼上的烈士遗体就有十几位。在这样特殊危急的情况下,临时指挥部经研究决定放弃白城子,进行突围。由刘海明做前卫指挥,掩护党政军干部转移。

正值数九寒天,北风呼啸,大雪下个不停,夜幕下的街道映照得如白昼。我党政军干部在刘海明的前导下,迅速从团部的后门冲了出来,沿着戏园子胡同向南突围。行至十几米,一颗子弹飞来,冲在队伍前面的刘海明不幸中弹倒在地上,英勇的牺牲了,鲜血洒在白雪皑皑、寒冷僵硬的土地上。刘海明为保卫白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刘海明牺牲以后,在苏联红军的协助下,我军指战员怀着满腔仇恨,打垮了盘踞城内的光复军,乘胜追击,进一步清剿了白城子周围的土匪。驻白的党政军机关又回到白城子,恢复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起白城子后方根据地,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不会忘记为了这一切,而英勇献身的刘海明烈士,当我政权稳固以后,中共洮安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纪念刘海明烈士。以后,又用刘海明烈士的名字命名了街道、学校、医院等,以表达全县各族人民的崇敬和怀念,让子孙万代记住烈士的英名和光辉业绩。

(八十一)

白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