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秀芳/文 王野村/摄
4月15日7时,朝阳犹如活力四射的少年透过玻璃窗跳跃着闪身进来,许是为了见证有着特殊意义的时刻。此时,已过古稀之年的夏永奇,刚好将《永奇抗疫词联》的最后一首作品完成上传。至此,夏永奇专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历时80天创作的269首新韵词联作品集——《永奇抗疫词联》终于收官。这期间,多少次苦觅寻词时的字字斟酌,多少个查阅资料的不眠之夜……记录夏永奇这位以词联寄情的老共产党员,与一线抗疫人员比肩而战、同仇敌忾的精神;抚平着他因感动于全民战“疫”之举而激情澎湃的赤子之心。此时,陆游那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最为切合夏永奇的创作,每件作品,无不饱含着他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真情所致勇担当 白城强音见诗网
1月25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初一,本是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春节,然而因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已封城。身在白城家中的夏永奇与无数国人一样,心系江城,情牵同胞,让这一天少了往年的喜庆。当天,有感于举国疫情防控的夏永奇,创作了一首《沁园春·众志成城》:“病毒牵心,天使动魄,国策担纲。看南山驰马,龟蛇潮涌;兰娟献计,京阙铭张。军旅出征,专家上阵,四海协同治控防。中华愤,誓纵除疫虎,横扫瘟狼!人民生命肩扛,不容缓,绝招次第强。作前端隔断,阻拦扩散;后期诊断,消灭迷茫。锁定源头,拓开视角,科技攻关疾领航。信念固,必掀涛赤县,奏凯重洋!”字字赤诚,句句激昂。夏永奇说,他虽不能亲上一线参加抗击疫情,但对疫区同胞所处之境感同身受,要以文聚力,以笔为戈,在这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全民战“疫”中,用他的词联倾情那些逆行者和英雄人民的壮举;用作品展示党和人民心连心所发挥的强大力量;全力弘扬基层群众的奉献精神,从而传递出更加强大的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在创作伊始,夏永奇第一时间向中国作协领导倡议:“抗击疫情中,作家应当发挥作家的优势,书写抗击疫情的篇章,歌颂英雄、歌颂同胞、歌颂祖国……这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随后,夏永奇参加了在《中诗网》发起的“抗击新冠肺炎”征文活动,呼吁诗词爱好者以文传情、助力战“疫”展开创作。并把1月25日至28日创作的吟咏抗疫壮举的4首《沁园春》在网上发表,得到广泛关注,截至2月28日,浏览量超过15万。夏永奇表示,词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承底蕴,而词联独特的审美视觉,可以让同胞们分享传统文化大餐的同时,从中汲取巨大的力量。
院士医护齐出征 深受鼓舞泪打屏
心中有使命,笔下书真情。为了更好地完成创作,夏永奇始终通过多渠道关注疫情信息。他数次被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们为国分忧的壮举感动得热泪纵横;常常为想出一句赞美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的词句而彻夜无眠;他渴望将更多战“疫”英雄和人民群众的悲喜写入词联……随着抗疫阻击战的不断推进,夏永奇将一位位英雄人物、一个个感人场景、一件件触动泪点的故事,在其词联中一一鲜活呈现。
据了解,《永奇抗疫词联》将创下全国吟咏抗疫词联之三最:即作品最多、速度最快、反响最大。夏永奇在创作过程中,最少一天一首词联,最多日创作达13首(幅)。这是何等的力量,推动一位73岁老人的创作达到巅峰!夏永奇说,创作的源泉来自于鲜活的事实。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那焦灼的目光、绷紧的嘴巴和向下的嘴角,让他感受到了赴汤蹈火、舍我其谁也要必胜的气场;李兰娟院士毫不犹豫奔走在抗疫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的建议,她的万千关切始终集中于不断变化着的疫情,这种巾帼精神令他为之动容;广大医护人员舍生忘死、英勇奋战;广大官兵逆行而上、忘我担当;广大党政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畏风险,齐心协力……这些值得敬畏的群体和典型,为他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和动力。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份内之事,每每想到白衣天使出征江城抗疫的英雄事迹,自己所作所为实乃微不足道。
词联聚力笔为戈 一呼百应战“疫”魔
夏永奇说,抗击新冠肺炎创作的目标是全方位吟咏这场壮烈的全民战“疫”。在投入创作之时,令他没想到其作品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夏永奇抗疫词联在网络上发表后,得到了全国诗词界、书画界、摄影界、吟诵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截至采访时,得到了全国40多位书法家书写其词联的墨宝227幅。其中有九旬高龄的大学教授潘文国、中国文联名誉顾问王永红、大校程锦川,还有四川、青海、甘肃、广东等书法名家的墨宝。白城书法名家曹伯铭、张禹海、杜尚臣、吉汉东、刘巷东、马富林、吴庆林、孟庆龙等也纷纷挥毫泼墨。李肇宏、王雅君、王长富、任国庆、王雅洲、王雅嵩等人根据夏永奇词联意境绘制了47幅丹青。王野村、马彬送来50多幅珍贵照片。由中国朗诵界盟主李进、陕西朗诵名家西北汉、浙江朗诵名家港湾、辽宁女朗诵家青春及冰雪等人和白城朗诵名家张德鹏、王赫男等49人的朗诵音频,深深感动了听众,引来好评如潮。与此同时,夏永奇应世界诗人联合会盟主老男孩之邀,创作的歌词《口罩》被译成英文,谱成歌曲。为老男孩发起的2月1日为“全世界口罩日”签名活动助力,国内外有数十万人参与。
词山联海书不尽 万千感动入胸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如此,词联亦如此。《永奇抗疫词联》的每一首,读后都能令人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是有感于举国防控肺炎疫情的《沁园春·众志成城》,还是《沁园春·空前壮举》,乃至于《喝火令·大国担当——写给支援友邦抗疫的医疗团队》及《贺新郎·丰碑柱天——写在白城人民恭贺援鄂医护回家际》,都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其情其意其愿。品读“医护先行,军旅随行,群众伴行。向龟蛇宣战,九州策马;北南掠阵,四海捉鲸。学者担纲,专家施技,党政操盘抗疫情。汤汤势,迫高天助力,阔地搬兵!”我们仿佛行进在金戈铁马的战场。品读“院士开荒,军旅掠阵,医护冲锋。望塞关内外,排山倒海;长江左右,戴月披星。防控瘟灾,驰援武汉,卷雪堆涛迅筑城。大华夏,恰千帆跨水,万骥拔营!”我们脑海中再现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画卷。品读“领袖发声,吴楚冲锋,华夏振邦。望潮流滚滚,山摇地动;战旗猎猎,鸟语花香。瘟疫围歼,民生扩展,经济活脱更转强。乘风起,恰金戈玉斧,铁臂铜墙!”词句,领略到党中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振兴经济的战略决策之魅力。
夏永奇历时80天创作的《永奇抗疫词联》共收入269首(幅)作品。实现了抗疫全场景、多侧面和3个突出创作题材的落实。全场景即对风烟初漫、惨烈抗争、全面围剿、武汉解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回家5个环节一一描绘;多侧面,即包含党指航向(37首)、院士领衔(13首)、军旅振臂(9首)、天使逆行(78首)、城乡防控(8首)、全民参战(52首)、大国担当(17首)、科技攻关(12首)、奉献爱心(15首)、赤子情怀(36首)分类型展示。3个突出:一是突出院士和白衣天使(91首)。有定海神针钟南山院士,有建议封城的李兰娟院士,有倡仪建方舱医院的王辰院士,有率先研究出疫苗的陈薇院士,有倡导中医介入治疗的张伯礼、仝小林、黄璐琦院士,有在生命起源处守护的乔杰院士;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有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有病毒猎手张继先,有在老父寿宴上跪别急赴一线的护士长袁雅冬。二是突出白城抗疫事迹(词联56首)。夏永奇为我市32位援湖北医护英雄每人撰写了1幅嵌姓嵌名联引发轰动,被界内誉为全国唯一“白城专利”。还为抗疫一线人员写词撰联求墨宝,刊发白城抗疫相关图片60张。其《沁园春·半盲副局长——马宝力》把一位即将退休且身体有残疾的卫生干部奋战在白城防控一线的事迹充分展示,让很多市民泪奔。三是突出基层民众(52首),有带头募捐的公益人韩红,有帮助被隔离家长照顾孩子的护幼妈妈,有义薄云天、勇于奉献的外卖小哥,有倡导朗诵词联的辽宁省吟坛大擘润草,有仗义执言多次捐款的山东律师周桂华,也有白城本地天天为抗疫词联做小程序和美篇发在网上的李永大和王静华,有为抗疫泼墨的书画家付和才、冯海、李文光,有热心助力抗疫的姜淑霞。
敬英雄现场撰联 抒情怀赞声一片
4月11日16时许,我市支援湖北医护人员返白抵达市民广场。站在欢迎人群中的夏永奇,看到身着红色上衣的英雄平安凯旋激动不已,遂拿出手机即兴创作《沁园春·韶乐颂英雄》:“仙鹤翔云,嫩水掀波,骏骥抖鬃。伴草原绿野,桃花绽蕊;蒙榆挺甸,杏树摇风。古塔托碑,新村刻赋,挚爱乡亲夹道迎。汤汤状,信千秋罕阔,万社初宏!龟蛇遭遇瘟情,速援手,大医迅逆行。展绝拔技艺,舍身救患;高超智慧,流汗托星。铁马嗖嗖,金戈霍霍,书写德操满画屏。人皆慕,这柱天虎虎,济世龙龙!”
满屏的文字被夏永奇读出来,令其身边的市民发出赞声一片:白城市人杰地灵,有勇于逆行的英雄,也有文采斐然的高人,生活在白城就是幸福。夏永奇对词联的痴迷已是无人能敌,难怪被冠之“词疯”。
“稳居一宅,细观三镇,详望九州。抖霜须上网,仿佛掠阵;狼毫卷案,宛若登楼。血脉喷张,情怀放纵,入史捉妖不肯休。笔虽笨,却承托梦想,书写风流!同胞危难当头,挺弱体,痴痴作老牛。为祖国吟咏,江河借墨;英雄记录,山岳悬绸。壶里茗茶,掌中利剑,词内乾坤任畅游。春稍晚,却红熏桃杏,绿染冈沟!”这首《沁园春·把抗疫入史——写给吟咏抗疫的八十天》,完美展示了夏永奇对抗疫词联的诠释。采访中,听着夏永奇激昂的叙述,不难想象在创作时他是何等的入境。他这份为国为民为苍生的情怀,突然让人想到金庸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说为侠者,不但技压群雄,还要有情有义;不但要有情有义,还要心系天下。在这次战“疫”中,我们有多少同胞成为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典范,他们中不乏布衣之身和无名英雄,但他们都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有着这样国民的中国,何愁在苦难中不变得强大。
正如《永奇抗疫词联》所示,党指航向、院士领衔、白衣逆行、军旅振臂、14亿国人共赴战“疫”,所以才能令中国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力挽狂澜,快速稳定防疫局面,并转危为安,从而激发了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夏永奇的《永奇抗疫词联》,将党中央以保护人民生命至上的决策,将院士、白衣天使不计生死挽救生命的行为,将14亿同胞听从指挥、同心同德、勇于奉献的精神,将中国承起大国担当诠释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援外活动一一而书。他说,这就是自己创作《永奇抗疫词联》的初心和动力。
《永奇抗疫词联》得到了市领导的关注和支持,责成文联出书,报社写专访,朗诵家协会组织朗诵,电视台做报道。在此书出版之际,夏永奇向所有为自己创作提供帮助的领导、同仁、诗词爱好者表示感谢。
目前防疫工作仍在进行,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重点的防疫工作容不得我们懈怠,但创造美好继续前行更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夏永奇以词联为载体,将一份温情力量,把遥寄于曾经料峭的寒春写入历史;他以词联为问候,送美好到每一个将来。《永奇抗疫词联》这本书一定会带给我们很多很多,这里有我们的祖国、有我们的英雄、有我们的人民和我们民族的精神。每个字、每个词都写满了感动、感恩、感谢,乃至更多的含义!我们相信,举国同心、举世同力,定会迎来如花的盛夏。让我们共同期待《永奇抗疫词联》出版发行,为抗疫添彩,为中华添彩,也为鹤乡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