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个人相遇,会有很多种情况,擦身而过,点头颔首,微微一笑,或是成为莫逆。两个人之间,要错过很容易,人每天会在大街上看到很多人,瞥一眼,匆匆走掉,但是要成为朋友,则需要一定的契机,需要介质将彼此勾连,而书便是其中的一种。
书这东西很有意思,山边也可看得,水边也可看得,春天也可看得,冬天也可看得。而人与书的缘分更是奇怪。书不仅能给人带来知识,还会变成一种契机,促成一些缘分。
读高中时,我口讷少言,却很喜欢看书。有一次,在学校的阅览室里,我偶然遇见几个正在看书的同班同学,聊起文学、聊起梦想,从此便成了好朋友。因书相识的人比起因其他各种缘故结识的人要纯粹一些,我们只聊文学,无利益纠纷,更无尔虞我诈。虽然多年以后,彼此基本已断了联系,但只要想起封印在岁月里的读书时光仍觉得分外美好。
钱钟书先生打过一个比方,大意是说男女之间送花送衣服都可以,惟有书是不好相送的,书应该借,因为一借一还,又是一次见面的机会。因书结缘,大概是这个世界最有诗意、最有文化的邂逅了吧!
说起来,我与妻子能够走到今天也多亏了一本书——史铁生的《记忆与印象》。起初的时候,我们只在QQ上聊过几句,未曾见过面,也不知说些什么。某日,我因去晓风书屋参加《十年》的新书首发式,问她需要带什么书。她说随便吧。我找了许久,才选定史铁生的这本著作。买了书,接下来就该找机会送书给她了,于是,请她吃饭便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吃饭的时候,我们偶尔也会聊几句与阅读相关的闲话,日子久了,后面的发展水到渠成,相爱与结婚也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如今,我们结婚已经4年了,对于书的喜爱却始终未曾变过。
书由文字组成,看别人写的文章,即便素未谋面,也能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书中的某一段文字与我们所经历过的往事相仿,心里头的共鸣便会油然而生。当然,人与书的缘分,在纸上文字,也在纸张之外。因为书,阔别的同学即使天涯相隔说起或想起时总觉得亲切如昔,一些未曾谋面的人也能不期然地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