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邢连发 记者张赫)农村道路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洮北区乡村道路建设由少到多,由线成网,一条条铺到了百姓的家门口,延伸到了田间地头。乡村公路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也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带动百姓致富的新动能。
近年来,洮北区公路建设的重点由普及、发展、延伸里程转移到改善、配套、提高通行能力。道路实现了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转“畅”。一个全方位、现代化、立体式,衔接有序、反应灵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形成,拉近了距离,加速了洮北区对外开放的进程。
截至2019年底,洮北区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87%以上。数字的背后是洮北区委、区政府和交通建设者们立足民生、奋发向上、克难攻坚的为民情怀。
农村公路由“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转变,有利于道路发挥持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洮北区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工程60.703公里,灌缝32331.4米,修补坑槽1100平方米,清扫路面408453平方米,修整路肩、打草91054.5平方米,清雪470983平方米,新建路宅分离墙925米,新修路肩板650米,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3公里。
驾车行驶在洮北大地上,一条条笔直平坦的美丽乡路四通八达,花树、村落、稻田交错,一条条公路如同一条条血脉将沿线的自然生态、美丽乡村串联起来,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变为现实。从过去“要致富、先修路”的单纯交通需求,到现在的“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步伐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