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中共白城市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无疑对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放管服”改革需要持续发力,向纵深推进,打破旧体制、旧规则、旧秩序,科学制定顶层设计、继续简政放权、创新政府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让白城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精准发力,简政放权“减”到位
“放”的方面,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不必要的管制,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交给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放的过程中要精准发力,控制好“放”的力度。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角度,一方面,在应该“放”的领域,应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将适合由社会主体解决的事项和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主体来承担。但在放的过程中要考虑怎么放,注意既能做到下放了权力,又能进行有效监管,将简政放权既能“减”到位,又能“放”到位;另一方面,在不该“放”的领域坚决不能放,如涉及到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生产布局,重要战略性资源开发等事关国家利益、人民健康、财产安全的特定领域坚决不能放。这样才能更好应对权力下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权力放到位、用到位,以实现政府“补缺位”“纠错位”“控越位”,让政府重新归位,更好实现政府应有的职能。
持续用力,放管结合“加”到位
“管”的方面,要继续加强和创新政府监管,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推进创新政府的监督管理方式,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更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一是继续加强对“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完善,重点规范抽查和公开的内容,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要求,贯彻执行管好是尽责,不管是失责,管不好要追责的责任意识,健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监管体系,整合监管职能和执法力量,构建统一、权威、系统的监管制度。三是创新监管方式。推行“智能”监管,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整合开发各种监管信息资源,实现全覆盖、立体化、实时性的全面监管,进而做到事中事后监管,监管有权、监管有据、监管有责、监管有效,避免出现监督过度或监管真空的现象。
形成合力,优化服务“乘”到位
“服”的方面,强调的是更直接、更系统、更全面的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一是要深入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服务设施的标准化,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高效性。二是持续推进白城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倒逼各地区、各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让服务零距离、服务高质量、服务更高效,使体制更顺畅、机制更优化、发展更活跃、社会更和谐,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办事效率高的服务环境,既提高白城市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又能优化白城市营商环境,助力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白城市委党校(白城市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