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民 王亚军 王殊音
身为医生,能在国家、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上去,是一种责任,更是义务。 ——摘自王双在支援湖北武汉抗疫出征前工作日记
白衣作战袍,丹心铸大爱。提及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抗疫英雄、白城市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王双,熟悉他的人总要竖起大姆指,被他在抗疫之时向险而行不怯步、与病魔较量不退缩的侠骨风范所感染,饶有兴趣谈起他枕戈寝甲,鏖战在湖北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救治患者,如今又成为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城市晚报社联合出品的“抗疫英雄传”人物的那些不寻常往事……
2月15日,王双率白城市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出征,千里驰援武汉。临行前,他满含深情地向医院党委递交了参战请战书,表示一定不辜负家乡人民群众的重托和殷切期望。
2月22日,王双和所率领的白城市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经过培训后,作为吉林省首批支援武汉抗疫的重要力量,进驻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正式进入医疗救治战时状态。
2月25日晚,王双在交接班时,偶遇自认为病情不可能好转、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的湖北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李女士。为改变李女士的状况,一向富于爱心、敢于与困难叫板的他,马上改变了工作思路,决定采取“心理疏导+临床诊疗”同步进行救治的方法,以“话疗”跟进为切入点,通过唠嗑、拉家常,让李女士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并在上级部门的协调下,联系到了她失散多日的孩子和爱人,待情绪平和稳定后,凭着他多年在呼吸内科练就的过硬医术,辅以临床医学诊断,最终让李女士坚信随着抗病毒及增强免疫功能治疗,病情一定会慢慢地好起来。对于当时救治的情景,至今还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3月2日,王双负责救治的李女士同所在湖北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其他12名新冠肺炎患者经过十余天的系统治疗,复查核酸及胸部CT等系列检查后达到出院标准,顺利治愈出院。
3月8日,王双因在湖北武汉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大局观念,责任担当意识强,表现突出,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为他颁发荣誉证书,进行了表彰。其中的蕴意不光有褒奖,更印证了他“以生命守护生命,多一分坚持就多一分希望”的抗疫闪光之处。
3月13日,王双在湖北武汉甘于奉献、无私无畏救治患者的先进事迹,家乡《白城日报》及时给予了宣传报道,《责任在胸中燃烧——记白城市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王双》。文中清晰、凝重地记录了“他每天有6个小时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为患者治疗,当工作结束离开方舱医院后,全身上下的衣服早已湿透”的情景。
3月18日,王双在支援湖北的抗疫核心战场上——武汉,举起右拳,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以行动作答,步入医学殿堂多年来的最大人生夙愿,这也越发坚定了他不辱使命、为党增光的决心。
3月23日,王双和全省支援湖北的1209名医务人员的名单一同刊登在《吉林日报》特刊上,《致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吉林好儿女》。若按大月31天计算的话,当天恰巧是他在湖北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工作一整月的日子。
4月3日,王双同我市支援湖北的32名医务人员一起,以《慷慨战荆楚、高唱凯歌还——白城最美逆行者》集体亮相于《白城日报》通版上。报纸右下角为“中共白城市委宣传部”“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上方个人照片中,他戴着眼镜,身着防护服,面带书生气旁附有他最爱说的抗疫名句:“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
4月11日,王双同白城市其他支援湖北医务人员一道,参加了我市以最高礼仪迎接支援湖北医疗队凯旋活动,并在仪式上荣获了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支援湖北先进个人奖章。会后,他乘坐市里专门安排的红旗轿车回家,他家的小区大门前锣鼓喧天,只见白城经济开发区幸福街道光明社区专门组织数十名群众身着彩衣、手挥彩扇,正欢快的扭着东北大秧歌。
对于王双的印象,白城市医院院长王盾曾这样为他点赞:“王双医生为人谦逊厚道,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全院上下都因为有他这样的好医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事实上,王双自2002年参加工作后,就积极把大学的医学功底和在医院多年的呼吸内科临床实践,慎终如始应用于工作当中,不忘医者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坚定理想、信念。从医近20年来,他很好地发挥了白城市医院呼吸内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疾病等病例在临床救治中的学科地位和作用,并能够完美地加以吸收与运用。他常讲:“仁心仁术,治病如做人。”也正因为这样,深受患者与同事的好评。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王双率队在湖北武汉工作的43天里,他不舍昼夜,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支援湖北医疗队抗疫任务,不仅使市医院呼吸内科治病救人的学科精髓得到了升华,还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创造性地实现了队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的“疫考”目标,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鹤乡人的贡献。
传承新时代的白求恩精神,以人为本,敬佑生命,王双确实很了不起,在担当中践行责任,在奉献中履行义务,不愧是为鹤乡白城争得光彩和荣耀的抗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