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宁
自“制度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把有力有效抓好活动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活动有序开展。7月7日,记者就“制度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专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安。
记者:请问市交通运输局是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的?
李德安:为确保“制度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领导抓、抓领导,成立专班组织推进。把“制度建设年”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本人担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各直属单位“一把手”任副组长的“制度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先后组织召开动员、部署、推进和专题会议7次。同时,我们紧盯“公路工程建设、交通执法、行政审批和“一把手”同级监督”等重点领域,成立相关工作组,聚焦重点靶向攻坚。二是突出重点抓、抓重点,构建制约监督体系。围绕“公路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和交通执法”等重点领域,从权力运行、易发多发、监督管理等薄弱环节入手,精准定位、靶向施策,在“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权力制约、落实监督追责”三个方面下狠功夫,健全完善了《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约监督制度》《白城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制约监督制度》和《白城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制约监督制度》,探索建立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横向制约与纵向制约相交叉的制约监督机制。三是突出基层抓、抓基层,一体推进制度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坚持“一体推进”,对局直属各单位“制度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一竿子”插到底,层层传导压力,充分发挥监督指导作用。一方面,成立五个工作组,对局直属各单位活动开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检查,采取指导督促、随机抽查、调研走访等方式,对直属各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
记者:在“制度建设年”活动中,市交通运输局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制度建设工作?
李德安:我们紧紧把握“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总要求,把“务实管用”贯彻制度建设始终,切实提高制度建设的覆盖面、实效性和约束力。一是分级分类,精准施策,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对标对表“制度建设年”活动相关要求,从“全面”“重点”和“日常”三个层面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坚持“全面”,聚焦“七个围绕”,从权利运行、“一把手”权利监督、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等存在的薄弱环节入手,重新制定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规定》《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等工作的实施办法》《白城市交通运输局党风廉政建设约谈规定》等权力运行制度35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25个。突出“重点”,聚焦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健全完善《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约监督制度》《白城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制约监督制度》和《白城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制约监督制度》等制约监督制度3项;盯紧“日常”,聚焦机关规范运行,健全完善《干部职工考勤管理办法》《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20项。通过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市交通运输局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和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二是抓实全领域,细化各流程,确保制度的“实效性”。市交通运输局把握总体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围绕“六定”框架制定每项制度,即定范围、定流程、定标准、定环节、定监督、定应用,着力提升制度的透明度、实效性和强制性。三是突出重点,全面到位,提升制度的“约束力”。我们在提升制度约束力上狠下功夫,通过建立业务科室与监督科室之间、分管业务科室领导与分管监督科室领导之间、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之间的横向、纵向制约监督制度,形成事事制约、层层监督、环环紧扣、公开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确保权力依法规范运行。
记者:请问要如何才能保证制度建设的效果?
李德安: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将继续按照市委、政府统一部署,在制度执行和成果转化上狠下功夫,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制度公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市政府网站、部门微信公众号等对各项规章制度、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等进行公开,让权力公开透明,在阳光下运行,使日常监督更便捷、精准监督更聚焦。同时,将各类制度的学习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纳入到全系统干部职工年度理论学习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习研讨,使各项制度入脑、入心,转化为行动自觉和日常习惯。二是抓好监督执行。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促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管用的“铁笼子”。三是抓好成果转化。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有力抓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发挥制度建设在管党治党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更加严明的纪律、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开启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