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从普通工人到青年企业家的成长之路
盯紧腐败花样“七十二变”
洮北区发改局
“上门服务”为企业发展“把脉开方”
法律无情人有情
文明旅游反面曝光台
洮南市开展河湖长制主题宣传活动
通榆县总工会开展党风廉政学习季活动
敢于担当 率先垂范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0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普通工人到青年企业家的成长之路
——记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金龙
 

●白工宣

80后的张金龙,身上有着果敢务实、立言立行的精神。工作14年,他从一名普通工人一路成长为优秀青年企业家,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写满了追求卓越的足迹。

刻苦钻研,青春在奋斗中闪光。2006年,刚满20岁的张金龙成为梅花通辽基地的一名车间工人,每天工作在生产线上的他,踏实肯干,业务能力迅速得到了集团领导的认可。5年间,他实现了由普通操作工到淀粉生产线经理的华丽转身。

2014年,新疆淀粉生产线出现异常,张金龙被紧急调往新疆基地负责淀粉糖生产,告别了妻子和3岁的儿子,张金龙远赴异乡开始了新的生产线建设。在他的亲力亲为下,新疆淀粉生产线日趋完善,第二年就实现了全面增产增效。2015年6月,新疆工作一年后,张金龙调回了通辽基地,继续担任淀粉生产线经理。随后,他又被任命为淀粉工艺总工程师,开始负责两大基地淀粉工艺的创新与改进。工作中的勤学苦练和精益求新,渐渐让张金龙成为了深受企业器重的“特遣队员”,哪里有需要,就调到哪里。

苦干实干,白城梅花项目建功立业。2018年6月,吉林梅花基地启动建设,基地地址在白城工业园区。张金龙再次被调任白城负责淀粉糖项目建设。新基地的建设中,他深入一线、实地考察,积极沟通集团各基地协调人手解决问题,和施工方共同协商场地建设,带领工人加班加点保障进度,处处留下了他辛劳的身影。建设期间,他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有时一忙就是一个月,无法回家照顾父母和年幼的孩子。2018年9月8日晚,淀粉糖变压器机组安装调试时出现异常,负责设备安装的厂家工作人员未能找出症结所在,张金龙第一时间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召开现场分析会,同步连线其他基地的技术专工,共同排查问题,终于在临近凌晨找到了原因,通过连夜抢修、调试,保障了淀粉糖整体调试的工作进度,为项目如期竣工、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1月,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顺利投产试车,张金龙也走上了生产副总的岗位,全面负责生产工作。他坚持每日现场巡查,与一线职工共同研究提产方案,推动企业利润稳步提升。6月,公司总经理调岗离任,因工作业绩突出,张金龙接任公司总经理职位。他坚持早5点到岗现场巡查生产线、了解生产情况;晚20点召开生产调度会议,独自加班到深夜。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懈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管理作风,2019年底,吉林梅花实现累计创收16亿元,出口销售额达到28288万元。

开拓进取,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在张金龙的带领下,吉林梅花向着建成设备最优、环保最良、人才最多的世界先进企业全力冲刺,在完成好集团战略布局的同时,生产的各类产品已经走向了国际市场。实现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张金龙从未忘记共产党员和青年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用爱心回馈社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寒门学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金龙代表企业第一时间向白城工业园区捐款1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物资的购买。同步他组织公司全体党员干部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到城区各防疫卡点送去口罩、消毒液、食品等物资。虽受疫情影响,但今年第一季度,吉林梅花仍然实现创收5.1亿元,创造出了令人称赞的经济效益。

从投产到获益,仅用时一年多,公司在张金龙率领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成了白城地区响当当的创收大户。同时,企业也向着产业布局逐步深化、不断挑战更高目标、打造安全规范、环保领先、工艺先进、设备精良、质量最好、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行业标杆迈进。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