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新技术催生新思路 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惠企纾困,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白城日报社、兴安日报社共同举办
“白城兴安盟 百姓夏秋行”
生态旅游互动宣传活动
图片新闻
强化队伍作风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身戎装 一生荣光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0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身戎装 一生荣光
——记九旬老兵王凤荣
 

●本报记者 张芙

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毅然参军,保家卫国,用青春与热血 书写了一篇篇动人的奋斗华章;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卸下戎装,建设家乡,以行动和奉献描绘了一幅幅感人的精彩画卷。他就是92岁的老兵王凤荣。

日前,记者来到洮南市,见到了这位屡立战功的九旬老人。得知记者来访,王凤荣在女儿的帮助下,特意穿上他一生中最珍爱的军装。胸前一枚枚闪亮的军功章,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1928年,王凤荣出生于现洮南市那金镇兴顺村一个贫农家庭。1946年,年仅17岁的王凤荣毅然选择了参军。参军9年中,他先后参加过解放四平、锦州、辽沈、淮海、天津、海南岛等战役30多次,荣立大功4次、小功2次。194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2月,他光荣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英模大会,被“四野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如今,王凤荣已过耄耋之年,身材瘦削,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是目光依然炯炯有神,让人很容易就想象出老人当年的勃勃英气。

虽然老人年事已高,但是讲起当年的战斗经历,王老依然记忆犹新。在他刚参军的第7天,就参加了解救区长闫群昌同志的剿匪战斗。接到命令后,他们快马加鞭,连夜赶往永安(现在的群昌村)。当看到地上的鲜红血迹,战士们义愤填膺的高喊:“为区长报仇!”他们跨过蛟流河、翻过野马山岗,打死多名土匪并活捉了匪首,但闫群昌已被土匪用马活活拖死,壮烈牺牲了……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老人仍显得激动。

“我们亲身经历的战场,远远比影视剧里更惨烈、更残酷。”老人介绍说,“在‘四战四平’的一次战斗中,国民党投入28万兵力,而我军只有10万人。敌人依靠一座小红楼和40多座炮楼、地堡,占据制高点疯狂扫射,对我军造成严重威胁。”

为尽快结束战斗、减少伤亡,在排长李广的带领下,王凤荣加入炸碉堡的“敢死队”。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将30多个炸药包运送到小红楼下,点燃导火线,成功炸掉了小红楼,为部队顺利打下四平清除了最大障碍。在这次战役中,部队给王凤荣记个人大功一次,并荣获奖章和证书。

“我都没想到自己能活着回来。战场上硝烟弥漫,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场面十分惨烈。”王凤荣忆起往事,眼中噙满泪水。

1948年,在解放天津战役时,他担任后勤梯队通讯任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坐在报话机前七天七夜没合眼。接到爆破“金钢桥”地堡的任务后,他趁着天黑去敌方阵地上进行侦察,当他正在观察方位时,突然从暗堡里窜出几个人影,他灵机一动迅速卧倒装死并摸出一枚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没想到这一装死迷惑了敌人,敌人踹了他一脚就走了。王凤荣与死神擦身而过,他冒着生命危险侦察到敌军暗堡准确方位后迅速反馈给连队,部队根据他提供的位置顺利炸掉了地堡,为部队前进清除了障碍,减少了伤亡,部队为他记大功一次。

几经辗转,1954年,王凤荣结束了军旅生活,退伍回到家乡,深藏功与名。先后被分配到现洮南市安定镇公安派出所担仼特派员,信用社担任信贷员、营业员、保管员工作,后又调入原白城县供销社畜牧场担任放牧员。在担任放牧员期间,他不慎从马上坠落,引起战争年代的旧伤复发,从此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1962年,他被下放到农村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员。1979年,当地政府落实政策,他又成为了一名普通干部。

“父亲一生获得不少奖章和纪念章,他一直珍藏在一个小铁盒子里,不准我们碰。那是他军旅生涯最美好的回忆。”老人的女儿说。

1984年,王凤荣离休后,随子女扎根在了农村。他经常教育子女们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我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又看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巨大成就,我想当年和我一起参加战争而牺牲的战友们,他们也会很欣慰。你们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牢记父辈们流血牺牲打下来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这就是王凤荣朴实纯粹、淡泊名利,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

2019年,王凤荣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那天,老人特别激动,特意让家人为他换上最庄重、最干净的衣服,把纪念章工工整整摆在茶桌上面,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2020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92岁高龄的王凤荣身患肠硬阻,重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身上还挂着导流管的他,从电视上看到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携手战疫时,他的眼睛湿润了,第一时间委托女儿通过党组织进行捐款。

不仅如此,王凤荣只要得知国家遇上灾难时,他都义无反顾地参加捐献活动,如汶川地震、家乡发生洪灾等。王凤荣用无私奉献精神,践行着对党的誓言,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彰显了老党员、老军人的英雄本色。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