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美哉,向海
祖国 我心中的百合
送给所有仰望星空的人
美景如画
脱贫致富绽笑颜
向白衣天使致敬
儿童文学须有经典意识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0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文学须有经典意识

□汪琦
 

在今天,能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我们刚刚踏上学习写作道路不久,就有一些报刊和出版社发来热情邀约。当很多写作初学者仍在经历不断被退稿的痛苦时,儿童文学写作者们似乎早已迈过了这道门槛。在众多媒体和出版界眼中,儿童文学刚刚经历过第一个“黄金十年”,正朝着新的辉煌进发。

繁华背后,也要看到泡沫和水分的存在。我想,对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来说,首先应该看清的是:尽管因为市场需求和低龄读者的默许,进入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门槛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是一回事。说到底,儿童文学依然是文学,它首先得是文学,它就是文学。

这么说,并没有轻视儿童读物的意思。我不排斥任何面向市场的写作,向自己提出这个警醒,是因为我相信,一部可以进入经典行列的优秀作品,在赢得文学口碑的同时,也一定拥有它的读者群体。

杰克·伦敦对文学青年说过一句话,宁愿去读拜伦或者济慈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1000本文学杂志。这句话不免有些夸张,但其背后想表达的是青年作者应该树立高远的文学追求,努力向人类最优秀的作品看齐。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时应该秉持的态度:宁可努力写出一篇可以让小读者们真正感受到光芒与力量的作品,也胜过制造1000本被他们一笑了之的快餐读物。

其实,儿童文学不乏经典,真正的儿童文学经典往往是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共同成长的。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青年作家应该树立起经典意识,将这一过程纳入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

一代儿童有一代儿童的烦恼与梦想,一代儿童有一代儿童的欢乐与忧伤。我们的玩具会从铁环、沙包到悠悠球、四驱车再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将来,星际旅行、时空穿越成为孩子们的游戏也未可知。对于为孩子们写作的青年作家来说,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渐渐模糊的童年精神以及成为一名写作者的初心。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