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连续加班奋战,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连续深入一线,每天实地督查3次以上……向党和人民奉献出了忠诚,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获得了2020年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他就是市政数局局长、督查指挥中心主任张军。
胸怀大局 勇于担当
大年初二,张军带着家人回农村老家过年,正当全家人准备吃团圆饭的时候,他接到取消休假、立即上岗的通知。放下电话后,他丝毫没有犹豫,立即驱车70多公里奔赴回工作岗位。参加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后,他第一时间传达精神、谋划部署、推动落实,不拖延、不懈怠、不畏难,零距离开展疫情防控督查各项工作。研究制定《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将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采取“1+N”的督查方式,建立 “六个一”工作机制,发挥督查作为领导的“耳朵”听民意、作为领导的“眼睛”看实情、作为领导的“助手”推落实的职能作用,保证了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落地见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督查指挥中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多次给予充分肯定。
“大考”来临 迎难而上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疫情袭来之时,作为市政数局局长、督查指挥中心的一把手,张军没有考虑个人安危,带头迎难而上,越是艰险越向前,坚决扛起督查之责,筑牢疫情防控最关键的一道防线。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闻令而动。迅速组织,调集人员,成立9个督查组,分兵把守,深入到医院、车站、高速路口、公路卡口、村屯、小区卡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督导检查,发现盲点、漏点及时布控,严密防范。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成立防疫防控问题会商组,对督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能立即处理的,马上处理;处理不了的,报请指挥部及时解决。疫情防控期间,解决共性和个性问题300余件,形成督查专报20期,提出建议35条。
困难面前 一马当先
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张军每天都夜以继日地研究、部署、协调全市防控工作。白天,他到医院、公路、小区等各个卡点查看情况,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夜晚,他带着爱人和女儿去暗访。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防疫研商会和碰头会基本是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进行。无论工作到多晚,第二天一早他又雷打不动地出现在防控一线,熬得通红的双眼和来去匆匆的身影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带领下,政数局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踊跃加入抗击疫情突击队,及时解决了督查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多方协调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备,有效保障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为他们坚守岗位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心系群众 服务民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张军始终把为民服务解难题贯穿于工作始终。特别是在全市实行小区封闭,百姓出不了门的特殊时期,为解决百姓遇到的急事、难事、烦心事,他以“亲自、立刻、马上”的工作作风,积极谋划,周密部署,加快落实,充分发挥“一个电话解难题”的最大效能和效力,接听群众来电,平均每天受理群众咨询、求助300余件。为更好发挥热线作用,他主动协调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每天向广大市民推送手机短信,让“一个电话解难题”3650000民生热线家喻户晓。自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受理企业和群众各类诉求8万多个,及时予以解答或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同时,创新开启“零跑团”,重点为企业、项目、个体工商户以及特殊群体无偿提供全方位帮代办服务,此项工作得到景俊海省长签批,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夙夜在公、忘我工作是张军工作的常态,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向党和人民亮出赤诚之心。特别是在全市启动“人人有码、码上行动”工作以来,他白天进商场、入农户调研督查,晚上查数据、想招法破解难题,快速稳步推进注册扫码工作,“人人有码、码上行动”注册率、扫码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的脚步虽已放缓,但张军同志一心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