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投身革命。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马仁兴率领部队参加了兰(考)封(丘)会战,奉命坚守黄河,与数倍于己的日军作战。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右腿中弹,被送到洛阳养伤。伤愈归队后,他见到了彭雪峰从新四军中派来的联络员汪志。当了解汪志的身份后,马仁兴欣喜若狂,双手握住汪志的胳膊:“同志,我算找到了你呀!”两人倾谈之间,马仁兴表现出了对共产主义的虔诚信仰。1938年10月,在河南周口经汪志介绍,马仁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革命生涯。为了起到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他不仅决定一人跟党走,而且积极开展地下工作,秘密发展了潘洪飞、卜斌等30名团内外官兵入党,并建立了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他任党支部书记,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坚持秘密过组织生活。同时,他还采取多种途径,团结和争取本团和外团的官兵,待机起义。马仁兴还把自己的长子马乘风秘密送到了八路军参加抗日,后来马乘风在“五一”反扫荡中英勇献身。
1939年冬至1940年春,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气焰愈来愈嚣张,竟不顾全国人民的呼声,令胡宗南、阎锡山、庞炳勋等挑动事端,调转枪口向陕甘宁边区进攻,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这时,马仁兴部归庞炳勋指挥,并按庞的命令开赴太行山脚下的山西晋城集结待命。行军路上,马仁兴带头组织部队高唱抗日歌曲,帮助老百姓担水劈柴做好事,群众无比拥戴。这些现象被密报后,庞炳勋立即通电洛阳当局,成立一个国民党特别党部,派庞的嫡系分子方政任党部主任,安插在马仁兴所在旅旅部,以监视马仁兴、汪志、潘洪飞等人的行动。马仁兴处境十分危险,他也有些急躁。恰在这时,党中央派何长工来太行山区秘密会见了马仁兴、潘洪飞等地下党员,指示马仁兴“要坚持到最后五分钟,尽量多争取些人过来”。这样,马仁兴才尽力控制自己,没有轻易行动。
仅过一个星期,阴险狡诈的方政就发现汪志和潘洪飞是地下共产党员,随即报告了顶头上司,要将二人捆起来送到洛阳。为使这二位同志免遭杀害,马仁兴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千方百计地躲开暗探的跟踪,半夜赶到旅部跟旅长张占魁说情。通过多方周旋,才把汪志送回八路军,让潘洪飞策马过黄河暂回老家躲避。当晚马仁兴亲自为他俩送行。次日黎明,忙碌大半个通宵的马仁兴正准备上床躺下,突然获悉国民党有不满情绪的旅部少将蒋秘书被方政同伙杀害了。马仁兴虽早有准备,但没有想到反动派如此残暴,义愤之情,不可遏止。“弃暗投明找党去,碧血丹心换中华!”此时,他从心底强烈地发出这样的呼唤。天快亮了,马仁兴仍无一丝睡意。他想,好友汪志和身边的洪飞走了,蒋秘书又被杀害了,要想率众起义,困难重重。但是,何长工的指示给了他力量。第二天,他有意识地把本旅倾向革命的二十七团副团长卜云龙叫到作战室,意味深长地说:“方政一伙越来越猖狂,好人受气!老兄,人急了也是要跳墙的!”
一连三天三夜,马仁兴几乎思索得没有合眼,双眼布满了血丝。这一切没有躲过方政等密探的眼睛,庞炳勋得悉后,拟下令缴马部的枪,伺机逮捕马仁兴。第二天,也就是1940年4月13日下午,旅部一个参谋找到马仁兴,说庞军长明天下午要到你们团检阅部队,其实,这是庞想找茬对马仁兴下毒手。
马仁兴听到这个情况,反背着手来回踱步,边吸烟边思忖:“到了,到了,起义的时候到了!”当晚,他不顾家眷的安危,义无反顾,按计划行动。先召开了党员会,后召开了全团军官会,会上,按事先部署,把10多名蒋军官,包括张占魁的女婿统统抓起来关进一间房子,把手捆起来。把门锁上,明确告诉他们:“我马仁兴不当亡国奴,反对内战,坚决抗日,你们可以反对我,但要等我们走了才能重返蒋介石的队伍里去,给你们留一条命吧!”同时,对两名反共的团副也采取监视措施。等到人们酣睡时,马仁兴果断发出“弟兄们,是中国人给我来呀!”的号召,毅然高举义旗,从山西林县的河涧核桃窑启程,踏着凹凸不平的山路,摸黑向八路军总部开进,次日拂晓,会师于山西省黎城县。接着发出“反对内战,争取团结”的通电。
在欢迎大会上,马仁兴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投降卖国的罪行,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的英明决策,表示要竭尽全力,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掌声不时打断他的话音。会后,朱德、彭德怀、左权、徐向前等领导人一一同他握手,对他的行为表示了高度赞誉,祝贺他加入了人民军队,马仁兴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在获泉镇,马仁兴所部改编为十八集团军骑兵第二团,马仁兴任团长。在奔赴抗日前线动员会上,旧部战友卜云龙副团长突然出现在马仁兴的面前。原来,马仁兴率部一起义,庞对马的知心好友卜云龙也下了“处决令”。被关押时,卜云龙趁上厕所之隙,翻墙逃走,按马仁兴原来对他说的地点,突破重重关卡,只身奔向太行山,终于找到了马仁兴。随后,上级任命卜云龙为骑兵第二团参谋长。马仁兴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一面令张占魁将他的妻子儿女逮捕关押,一面悬赏捉拿马仁兴。上级组织考虑到他的安全,曾动员他回避,可他坚决不同意。在他多次请求下,组织上批准他带领全团跟随吕正操司令员从晋察冀转移到冀中。不久,他的妻子儿女在好友的帮助下逃出了虎口,回到家乡避难。后因连年战事频繁,马仁兴一直到牺牲都未能与妻子取得联系。
到了人民军队,马仁兴如鱼得水,刻苦学习,扎实工作,骁勇善战,在冀中保卫深(县)安(平)路战役中,他率领骑兵奔袭安平县城。1942年,他不惧日军的铁壁合围,指挥部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穿越碉堡林立的滹沱河畔,跳出了敌人的层层包围,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1943年到平西,正值灾荒,马仁兴带领部队开展大生产、大练兵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粉碎了敌人两次疯狂的进攻。
1945年,在绥远地区的凉城战斗中,他率极少兵力牵制敌主力,取得了歼灭傅作义一个团的战果。 (九十七)
白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