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市委书记庞庆波走访慰问教师
六届白城市委第九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白城兴安盟建立检务协作机制
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建设
脱贫路上 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专题授课固根基 多措并举促工作
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白城嘉兴两地妇联签订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许辉
 

近日,8月PMI数据公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0%,持续保持在扩张阶段;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高于上月1.0和0.4个百分点。需求继续恢复,新动能发展加快,经营预期改善,都说明我国经济正延续恢复态势。这其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这段时间以来,促进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强化微观联动,促进宏观政策精准施策。政策制定者和微观经济主体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把问题了解清楚,把解决方案落到实处,才能制定精细化的宏观政策,实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效果,确保宏观政策既有“力度”又有“精度”。比如今年6月份,人民银行成功进行了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推出一系列结构性工具,实现精准滴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帮助它们在疫情特殊时期渡过难关。微观活、宏观稳,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

守住风险底线,增强金融创新活力。近年来,金融领域的强监管和对金融机构行为的规范重塑,目标是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稳定有序地去杠杆。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金融领域更要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宏观框架下,进行微观层面的探索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迭代升级,及时有效解决实体经济的问题、难题,真正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

升级服务能力,优化资本效率。通过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流向实体产业,让实体经济筋骨强健,才能提升经济体系抗风险能力。比如,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部门和投行的服务,为符合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更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实体提供资金和资本支持,实现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比如,提升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能力,支持直接融资发展,培育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完善配套制度,引导理财、信托、保险等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培育长期投资理念。

金融改革任重道远,金融行业应始终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立足金融本源,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构筑国家金融安全体系,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据《人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