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风
深秋的午后,老兵郑云岚身着军装,在家里的沙发上正襟危坐,俨然75年前刚刚入伍时一样,身姿挺拔。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无数血与火洗礼的老兵,竟然显得有些紧张和激动。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并不在意自己的名字是否见诸报端,只是希望能把那段峥嵘岁月里的故事讲给后人听。
郑云岚出生在河北省密云县的农村,1945年6月,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村子东头驻扎着八路军县大队,村子西头则是日军的据点。此时的日军尽管大势已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地百姓对日军又恨又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时年21岁的郑云岚勇敢地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县大队重机枪班的一名战士。他参军后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连夜到50多里外的古北口八路军部队驻地送信。不久之后,日军无条件投降,郑云岚跟着县大队接收了多个日军据点。
解放战争爆发后,郑云岚也迎来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场实战。战斗在河北省香河县打响,战斗中,郑云岚的主要任务是扛着数十斤重的机枪子弹箱,保障重机枪弹药供给。初生牛犊不怕虎,任凭敌人的炮弹在身边炸响,弹片混着泥土四处飞溅,郑云岚丝毫没有退却,继续为战友提供子弹保障。转战了冀东八县后,郑云岚的部队正式编入了解放军野战部队。
1947年,郑云岚随部队出冷口,到东北参加辽沈战役。他所在部队转战东北各地,先后参加了黑山阻击战、锦州战役、长春战役等。在东北期间,郑云岚还参加了部队的炮兵学校学习,并成为炮兵参谋。1948年底,郑云岚随部队再次进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并一路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湖南醴陵战役,还在湖南衡阳参加了剿匪作战。
1951年,郑云岚又随部队入朝作战。先后驻守朝鲜西海岸和三八线。在朝鲜期间,身经百战的郑云岚还是深刻感受到对手的强大,毕竟当时美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水平,是日军和国民党军无法相比的。郑云岚驻守的阵地距离海岸线比较近,不仅每天要面对敌人漫天的飞机和漫山遍野的坦克的轰炸,还要遭到战舰的舰炮轰击,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火力,是郑云岚和战友们前所未见的。虽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如美军,但是他们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也正是这种意志,支撑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
说起国防建设,郑云岚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当年参军时,别说武器,就连套军装都没有,穿着便装抬机枪,那也觉得美滋滋的,很神气。看如今,我们强大的海陆空部队,歼20战机、99A坦克、055驱逐舰、东风系列导弹……一件件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国重器,向全世界彰显着中国崛起的风采。
说起现在的生活,郑云岚觉得非常幸福和满足,但是说着说着,这位钢铁般坚强的老兵却忽然热泪盈眶,“牺牲的战友啊,你们在哪里?如今的幸福生活,你们都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