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焦虑由生理、认知和行为三部分组成。生理部分,即焦虑时的躯体感受。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冒汗、燥热、肠胃不适、尿频等;认知部分,即焦虑时头脑中的想法。如事情马上要失控、一定会出现灾难化的结果等;行为部分,即在焦虑过程中或焦虑后采取的应对方法。如坐立不安、拖延、回避等。应对焦虑最好的方式是活在当下,3步改善焦虑。
从生理部分改善焦虑:放松训练。学习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全身扫描、想象放松或冥想等放松技术来缓解内心的焦虑紧张,并且学会在紧张情境中迅速应用这些技术。
从认知部分改善焦虑:认知矫正。学习觉察并记录焦虑当下的想法,问问自己对这种想法的相信程度有多大,有没有什么证据支持这种想法,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发生最坏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发生了最坏的结果,是否可以应对。不断用这些认知策略对抗原来的负性思维,焦虑会有实质性降低。
从行为部分改善焦虑:逐级暴露。将焦虑的场景或事件列出来,按焦虑的等级逐级排序,先从可以承受的、焦虑程度较轻的场景或事件入手,逐级暴露在这些场景或事件中,在这个过程中有不舒服的地方,用放松训练和认知矫正技术逐级克服,不断练习,提高承受焦虑的能力。
焦虑不可怕,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认识焦虑,允许焦虑的存在,学习与焦虑相处,学习与自己相处。 (骆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