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民
她,曾是教育工作者,三尺讲台育桃李,一颗丹心写春秋;她,现为科技工作者,坚守在基层科协小天地,演绎着科普富民大舞台;她,还是一名市政协委员、民革党员,始终以真挚的为民情怀,贴近群众访民情,参政议政解民忧……
她,就是白城市洮北区科学技术协会的蔡卉琪。三十余年默默工作、辛勤付出,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连续三年被评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选为白城市政协委员,2019年被评为民革白城市优秀党员。
是“蜡烛”也是“蒲公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潜心播撒知识的种子。无论工作岗位和角色怎样变化,蔡卉琪始终没改变实实在在的性格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做老师,她孜孜以求,深研教育理论,博采众家所长,创新教育方法,坚持用高尚品格感染学生,用广博知识提高学生,用平等态度尊重学生,倾注真心爱护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活跃自信,上课成为师生一起成长、一同进步的美好过程。学生们尊敬她、爱戴她,直到现在,她还和许多学生仍然保持着亲密的良师益友关系,每逢特殊的节日,她总能收到学生们的美好祝福。当科普人,她全身心组织开展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活动。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她经常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学校,帮助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21支3500余人,在“科技之冬”“科普周”等活动中,举办“科普大集”40余次,参与者达6万余人次,发放科技书籍、资料、宣传单20万余册(张)。她尤其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科学技术教育,先后邀请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韩莉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周家汉研究员为洮北区青少年进行专题讲座。中国流动科技馆来白城巡展期间,她协调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体验展品50余场(次),为学生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体验科技、开阔眼界搭建了平台。她重视农业科技培训,立足白城特殊的地理区位、气候特点和农业农村实际,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养出新型职业高级农技师5人、中级农技师38人、初级农技师456人,参训人员15000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科学、擅经营、讲诚信的新型职业技术农民,成为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的“领头雁”。
是民革党员也是服务员,她以甘苦与共的为民情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作为民革党员,蔡卉琪深刻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积极履行服务社会、参政议政职责。她热衷公益事业,是吉林省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的一名优秀成员,工作之余,长期帮扶通榆抗战老兵田芬,为其解决生活难题。她致力于扶贫助困,包保了洮北区金祥乡卫东村两户贫困户,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商量脱贫致富办法,为他们选定了种植中草药“鸡冠花”庭院经济项目,每年增收1千元,目前两个贫困户均已脱贫。她乐于帮助村民解难事,多次协调白城市医院,邀请内科、儿科、妇科等专家组成医疗服务队,深入洮北区金祥乡卫东村、青山镇富裕村开展义诊活动,群众们很受感动。她敢于担当急难险重任务。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关键时刻,她主动请缨到洮北区新华街道民主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连续10小时守卡点、测温、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全然不顾腰部疼痛、双腿浮肿,她敬业坚守的“韧劲”、不怕吃苦的“拼劲”、甘于奉献的“干劲”赢得了社区群众的普遍理解和赞誉。她专注于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撰写的《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一文,全方位、多角度、饱含深情地反映了新时代国家发展和家乡巨变,民革省刊《一枝一叶看辉煌》刊发此文。
是政协委员更是代言人,她用贴近群众的务实行动建真言献良策。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蔡卉琪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她勤于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深挖问题根源,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和最佳方案,为新时代白城振兴发展建言献策,先后提交了《关于白城经济开发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新城区通往立交桥道路改造问题的建议》《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对白城共享单车发展的建议》等9篇高质量提案,其中《关于铁一中墙外甬路修理问题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纳实施,赢得了市民普遍称赞,蔡卉琪本人也被市政协评为2019年度反映社情民意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