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宣
目前,白城市区在册登记农贸市场9家,市场经营面积6万多平方米,摊位2000多个。这些农贸市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连接着大民生。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白城市商务局启动实施了城区农贸市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经过近两年集中攻坚,顺利完成了瑞光、合众、吉鹤等6个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任务,有力提升了农贸市场的整体布局、硬件设施、食品安全和服务功能,为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贡献了商务力量,为创建幸福文明白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忘初心、精准攻坚,回应民生关切“作表率”
瑞光农贸市场始建于2001年,地处市中心,是市内最重要的便民市场之一,主要经营蔬菜、水果、鲜肉、水产品、米面油、禽蛋类、日杂、面类加工和腌制品,农副产品年交易量约1.8万吨、销售额4.2亿元左右。该市场为满足周边市民和餐饮业户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年久失修,污水横流、气味难闻,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市民群众的一块“心疾”,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9年3月,市商务局秉承为民初心,回应民生关切,下定决心改造升级问题最大、难度最高的瑞光农贸市场。改造前,该局主要领导多次赴省商务厅请领经费;联系洮北区人民政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职能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制定出台《瑞光农贸市场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在安民告示、改造内容、政策优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计划安排。
为做通商户思想工作、保障商户利益,市商务局突出做到“三到位”。一是将心比心,耐心服务到位。坚持换位思考,站在商户的角度上,耐心细致讲清市场卫生环境等现状;二是集中约谈,政策宣讲到位。按照市场10个业态,先后召开10余次座谈会,宣传学习相关政策,既表明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又体现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三是租赁场地,问题解决到位。为了不影响绝大多数商户利益,考虑市场环境整治时间较长,协调广原市场帮助商户租赁摊位100处,解决了商户继续经营的需求,避免了因改造施工不能经营而造成的损失。
2019年7月1日,瑞光农贸市场顺利开工,历时不足2个月完成改造升级,整治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整个市场旧貌换新颜,彻底转变了周边市民对老市场的刻板印象,为全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打造了标杆、树立了典型。
务实担当、全面推进,保证工程质量“立口碑”
2020年5月27日,市委书记庞庆波在深入市场调研时指出:“农贸市场是社情民意的重要集散地,文明创建的重要阵地,城市形象和品质的重要窗口,今年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要再升级,补齐短板。”这凸显了市委的高度重视,也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提出了“硬要求”。
按照市委指示精神,市商务局联合市住建局成立工作专班,结合创城工作要求,参照市场建设标准,因地制宜规划了5个市场改造清单,制作施工效果图,以瑞光农贸市场改造经验为指导,协助做好市场经营者及业户沟通协调工作。制作、张贴了农贸市场改造公告,并主动到市场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与市场经营者和业户进行面对面沟通,对个别业户存在的质疑进行妥善处理,顺利推进了改造工程实施,确保了工程进度。
为避免“年年搞装修,隔年就落后”,市商务局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着眼长远发展,全力打造“商场化购物环境+超市化管理模式”,保障改造后的农贸市场符合新形势新发展要求。邀请专业团队参与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制定符合长远发展的设计方案,注重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同时采取一边改造提升、一边征求意见的办法,切实保障市场改造提升质量。
截至目前,合众、吉鹤、丹顶鹤、白城经开区、新城区等5个农贸市场改造已全部竣工,完成投资200余万元。共计铺设地面3684.9平方米,粉刷墙面13336.7平方米,制作门楣670米,摊床410个,维修电路管线560米,架设灯管355米,改造排风系统2个,增加排水管道430米,添置电风扇16个。全部通过了质量验收,实现了“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改造提升。
笃定前行、多元经营,创新管理模式“树品牌”
为了彻底解决市场软、硬件环境发展滞后问题,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市商务部门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持续推动市场改造升级,市场硬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市场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市场管理提升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消费环境放心、食品安全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价格计量放心“五大标准”要求,市商务局建立了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化市场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准入退出、进货查验、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信用监管等多个方面。着力以制度促管理,增强经营户服从管理、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其中,《农贸市场经营行为规范》《农贸市场管理人员职责》等制度推出了停摊经营、退市等严厉处罚措施。
坚持抓早抓小,农贸市场改造一完成,马上就开始抓管理工作。引导从业人员养成垃圾不落地的好习惯,按照要求摆放各类物品,确保做到商品摆放整齐有序。大力整治市场内部和周边环境卫生,净化市场经营秩序,重点加强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固定农产品经营整治管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建立管理规范、食安保障、管理责任、分类处置 “四大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街道负责、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长效共治格局。
坚持创新发展,推广“互联网+支付”方式,科学运用便民利民新举措。瑞光农贸市场融合市民卡电子钱包支付,以及支付宝二维码自动生成支付功能,实现交易支付新变革;保胜批发市场融合“互联网+菜市场”模式,建立线上线下O2O电商新市场,成为以现代化种植基地为源头,集聚生态产业链、有机食品、加工生产为一体的农贸市场;以及落实推进农贸市场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和食品快速检测体系规范化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促使农贸市场完成“双体系建设”。
从今年开始,农贸市场的“双体系建设”工作陆续向农村市场延伸。不久的将来,白城市民家门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智慧农贸市场,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