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林 王志华
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民间艺人,他们用灵巧的双手丰富着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不断发展壮大。镇赉县民间艺人杨柏双就用他那双灵巧的手雕刻、剪出形神兼备、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根雕和剪纸艺术作品,让人看后心生喜爱。
杨柏双独具慧眼,从野外林地捡回的树根,经过他的精雕细刻,就会变成根雕艺术作品,产生特有的艺术功能。在他的镇赉县宝艺轩工艺品有限公司根雕作品室里,存放着300多件精美的根雕艺术作品,有昂首向上的巨龙、栩栩如生的仙鹤、千姿百态的人参、各种造型的动物、悠然自得的渔翁……一件件活灵活现、形态各异的根雕艺术品,让人惊喜之余,爱不释手。
作品室内,一件高2.8米的《奥运腾龙》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这件作品是由3个树根雕刻组合而成。这是杨柏双借助根材的自然形象,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精细雕刻创作出来的作品。当人们站在这件作品前细细品味时,作品的神韵不知不觉就表达了出来,它的奇、特、怪、妙,让人很自然地领略出了自然美。他的雕刻作品在镇赉县及周边地区受到雕刻爱好者的青睐。2010年,他创作的根雕作品被白城市政府评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雕刻过程,在一些人看来是一项枯燥乏味的手工活,不喜欢的人会觉得又脏、又累,各种工具全都派上用场;喜欢的人会乐此不疲。雕刻是一件细活,雕刻完成一件作品短期要用几天、几个月时间,长期会用一年甚至几年时间,需要无数次加工、修理。
杨柏双表示要把根雕艺术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型产业,让更多的爱好者接受它、喜欢它,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事这项事业,为民间艺术发展和创新作出贡献。
“小时候爱好剪纸,那是姥姥、奶奶给我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传承下来了,并一直在努力着,谁家结婚、娶媳妇,需要个大红喜字时,我就剪纸配上个龙凤图案,添加一些喜庆氛围,非常受欢迎,渐渐的我就爱上了剪纸这一行,爱上这一行就放不下了。”杨柏双说。
为进一步挖掘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发展壮大剪纸传承人队伍,增进对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杨柏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这门手艺传授给前来学习的人。通过耐心指导、传授,雕刻和剪纸已成为杨柏双邻居们闲暇时的一种爱好,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还让他们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居民张红艳说:“杨柏双雕刻的作品活灵活现,有艺术价值,有空我就上他家来,欣赏他的艺术作品,各种姿态百式百样,真叫人喜爱。我还跟他学了剪纸,如今也能出成品了,你看,这是我剪的,好不好?”
杨柏双表示,会把自己的剪纸、雕刻手艺传授给更多的爱好者,以此带动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传播乡土文明,让人们获得更高层次、更大空间的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