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赵轶群 姜涛)去年以来,镇赉县在“一村一警”取得实效基础上,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探索实施警务室、人民调解室、退役军人服务站“三位一体”建设,让驻村辅警兼任人民调解员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通过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工作契合,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农村法治水平。
从实际出发,研究转型升级可行性。立足现有基础,镇赉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由一名县级领导统一分管,为实践操作提供了组织优势。同时,全县驻村警务室建设标准满足“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要求,驻村辅警中退役军人占比31%,自然屯信息员绝大多数是退役军人,有利于具体工作开展。开展专题调研。白城市公安局对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组织市司法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研商,先后8次召开联席会议,15次进行实地考察,形成了可行性报告。镇赉县委、县政府根据报告,将“三位一体”建设列入全县一项中心工作全力组织推进。
从保障出发,激发转型升级积极性。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委、县政府将“一村一警”保障经费、人民调解员和退役军人管理的服务经费全部纳入到财政预算,驻村辅警通过兼职,每年平均增加收入1.2万元。同时,全县投入300余万元完善了141个村标准化警务室建设,满足了一室多用的使用要求。二是实行绩效奖励。按照“定额工资+绩效奖金”方式,采取“以案定补”办法出台考核奖励标准,通过以奖代酬极大调动了辅警履职尽责积极性。三是完善保障待遇。全县按照人均1600元标准,为每名驻村辅警配齐警用服装和警用装备,落实了每年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和开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等相关制度,切实增强了辅警的职业归属感。
从效能出发,增强转型升级实战性。一是提升队伍建设质效。完善驻村辅警选拔考核流程,建立优秀信息员人才库,作为村警后备力量进行培养,确保“一村一警”梯队化、持续化发展。全县驻村辅警中先后有29人受到表奖,44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驻村辅警成为“炙手可热”的工作岗位。二是彰显社会治理成效。广大辅警提高待遇后,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发挥身兼三职作用,做实做细各类基层工作。今年以来,全县驻村辅警累计登记备案退役军人1.14万人,摸排信息5万余条,调解矛盾纠纷235起,协助破案46起,外省流窜特大诈骗案和“6·04”命案都是由村警第一时间发现,得到了快速侦破。据统计,全县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5%,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78%。三是增强服务群众实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县各乡镇积极推行“村警代办、民警捎办”工作机制,各村辅警累计帮助群众代办业务600余次,代购物品2000余件,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在2019年度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镇赉县“群众安全感”和“矛盾纠纷或治安问题有效处理”两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处于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