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慧
五年,是一圈圈年轮,标注着洮北高质量发展的轨迹;五年,是一次次跨越,丈量着洮北高质量发展的幅度;五年,是洮北不断前行的刻度,是洮北坚持筑梦的见证。
对比洮北今昔图,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赞叹,环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城市更强了,百姓更乐了。时间不仅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嬗变,更打造了洮北宜居舒适的“生活圈”,点燃了接续奋斗的引擎,交出了高质量小康答卷,绘就了绿水青山动人画卷。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美好蓝图跃然而出。站在“十三五”即将收官的时间点回望,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洮北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全区上下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在改革中以变促进,在迎接挑战中以稳应变,在化解风险中以进固稳,出实招、用实功、求实效,全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
五年耕耘,成果丰硕。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农村变化天翻地覆,脱贫攻坚精准有力,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就业、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区各项事业取得了崭新成绩,在新时代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洮北答卷”。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回顾五年来洮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每一个脚步都坚实有力。
难忘“十三五”,洮北区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坚持顺势而为、借势而上的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理旧账、补短板,防风险、守底线的重大举措,始终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坚持新发展理念,工业实现集聚发展,农业向产业化迈进,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对内扩大招商引资,对外“引进来”“走出去”两手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区经济社会稳中提质。
悠悠五载,硕果盈枝。“十三五”期间,全区商业网点发展到8441个,覆盖46个社区及各乡镇村屯,总营业面积达39万平方米以上,直接解决就业2.4万人,间接就业10万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3%的增速稳步发展;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13户,年进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5户;粮食行业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全区粮食安全、产量稳定,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12.5亿公斤水平,持续保持“产粮大县”称号。
同时,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持续巩固,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小规模、大群体、多层次”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日趋完善;大润发、中润等商贸企业陆续入驻,城区商业网络逐步完善;白城中农国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打造白城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引领白城“北部商圈”崛起;老城区9条商业街,成为吉林西部最大的商业街区,已经形成了覆盖白城、辐射周边的重要商贸集散地,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坚实力量……
奋进“十三五”,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洮北区坚定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护根基”到“强保护”,从“护生态”到“谋致富”,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总抓手,结合“四城联创”工作目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同频共振,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为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领域,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和管理,洮北集中力量打硬仗、打持久战,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河长制,并在燃煤锅炉取缔、秸秆综合利用、森林草原恢复、砂坑治理、散乱污整治、企业污染整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区面貌更新升级,城乡品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拼搏“十三五”,翻开洮北城建篇章,砥砺奋进的五年里,洮北区迎来了一场撼人心魄的变革,老城改造建设在这里激情上演。作为工程建设的主战场,洮北区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乘攻坚之势,全面实施46个标段、221项改造提升工程,和谐拆违10058处、13万平方米。57个包保部门、300名骨干力量勠力同心、夜以继日、艰苦鏖战,破解技术难题上万次,统筹交叉施工千余处,化解群众纠纷百余起。18条主次干道竣工通车,101个居民小区改造完成;新建成的标准化社区、小游园、现代化公厕让服务群众能力显著提升;站前广场、步行街、公园广场等印刻着白城历史和乡情文化的重要地标华丽升级,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城乡协调加速发展,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生活便利、出行便捷的良好环境。
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疏老城、筑新城,不甘落后、不敢放松、不计条件、不打折扣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汗水和智慧、精神和态度、意志和品格、责任和担当,创造了洮北历史上力度最大、标准最高、改造最彻底的城市建设奇迹,用一座新城向历史、组织、群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回眸“十三五”,拼搏进取的洮北,一次次在洮北大地广袤的田野上擂响脱贫攻坚的战鼓,发起脱贫攻坚的宏大战役,奋勇夺下脱贫攻坚战役中遇到的一个个“山头”,掀起一场场洗刷贫困、追赶先进的疾风骤雨。
短短几年时间,洮北区聚焦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补齐短板弱项,勠力同心、恒久用功,风雨无阻、驻村奋战,扶贫产业遍地开花,惠民工程比比皆是,保障政策有效落实,“拔穷根”“开富路”,用“上下合力”跑出“加速度”,实现一年一个新进展,一年一个新变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实现7001户12736人稳定脱贫,5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6%下降到0.103%。今年4月,洮北区顺利通过省级考核,摘掉“穷帽子”,成功退出省级贫困县序列。
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出实招。为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洮北区把脱贫责任始终扛在肩上,一抓到底,在产业扶贫上力求“带得动”,在安全住房上力求“住得好”,在教育扶贫上力求“扶得实”,在医疗救助上力求“救得到”,在保障兜底上力求“兜得住”,集中资源,强化保障,把脱贫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促进扶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效,真正实现“一户一策”“一人一措”,为每个贫困户“把脉问诊”,根据实际情况开“良方”,切实兜住贫困群众的脱贫底线,让贫困群众走向美好生活。
现如今,走进洮北乡村,一片片富有农业特色的产业园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生态美景,一个个乡村变得美丽幸福宜居,在洮北为贫困群众绘就充满希望的新美图景中,不仅实现了所有贫困群众“喝放心水、走硬化路、用稳定电、住好环境”的美好夙愿,还让洮北昔日沉寂而循规蹈矩的村庄有了朝气,群众心里有了底气,全区上下呈现出产业成风景、人人争先进、发展日日新的良好势头。
跨越“十三五”,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为重点保障民生民利,洮北区不仅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老城改造、脱贫攻坚等工作中下苦工、出实招,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民生重点领域,持续发展“三农”、教育、就业、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助残、法律援助等领域,涵盖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重要方面,着重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等问题,狠抓公共服务供给,保民生、惠民生,筑牢民生底线。
“民心工程”让洮北发展得更有温度、更聚人心。五年来,洮北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3万人,完成“十三五”目标100%;牢牢把握“健康洮北”战略,紧紧围绕抓医疗、扶贫困、促医改、惠民生等重点工作,在医共体建设、健康扶贫等多个重点领域树立“洮北品牌”,谱写了洮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崭新局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数、社会保障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洮北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化作一幅幅生动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的口碑中,印刻在群众的心坎里。
岁月不居,转眼辉煌“十三五”即将落子收官,砥砺奋进的这五年,一份份获得感、幸福感触手可及,历史的指针,即将指向新的刻度,壮阔“十四五”又将蓄势启航,一段催人奋进的新征程即将开启,洮北必将豪情满怀,迸发澎湃动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创美好明天,谱写壮丽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