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创新的细纱工序“甩管式”操作法比原来的“插管式”操作法,缩短了操作时间,操作速度提高了11.6%;1997年以来,她操作质量始终是100%、看台量比其他挡车工多看30%……2003年,在吉林省棉纺织行业大赛上获得操作第一名;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被授予“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前不久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她就是徐艳茹,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纺纱分厂后纺车间丙班挡车工。
1993年,徐艳茹初中毕业,从农村来到纺织厂。入厂后,她认真学习操作法,苦练操作技术,脚磨出泡、手磨出血全然不顾,终于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入厂不到一年,在全公司运转操作运动会上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岗位技术标兵”,这样的成长速度在公司建厂史上还是第一个。
创新传承,追求卓越。工作中她不断摸索、创新,将细纱操作中原来的“插管式”改为“甩管式”操作法,同时把拔管和寻头相结合、挂钢丝圈和插管相结合、绕导纱钩和卡头相结合,接头的7个动作用4步完成,以快、稳、准、好成为操作中的佼佼者。粗纱的“顺襄上移包卷”法也是她操作中不断摸索的结晶。她的操作质量达到100%,操作技术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和推广。
真诚帮带,打造“能手”。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20多年来,她陪学员练习操作技术累计超过8000小时,相当于多工作两年半的时间。摸索出的“免卡头皮辊上挂线法”简单易学,将学员3—5个月的学习期缩短为20天,大大缩短了培训期。
情系岗位,无私奉献。在公司人员紧张时,她主动多看机台,从1997年至今20多年间,平均看台量比其他挡车工多出三分之一,累计扩台7000多台次,相当于一个普通挡车工工作3年。2014年,公司开展创收增效活动,实施对班倒战略,她又一次自我挑战,率先加入到对班倒行列中,5年比其他挡车工多工作20个月。据统计,她参加工作26年来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挡车工30年的工作量。
家国情怀,无怨无悔。工作中,她每天走巡回要走几十公里,工作至今她走过的步数可绕地球3圈。为了充分做好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她不坐公司班车自己骑自行车提前上班。为了干好工作,她险些失去自己的孩子。她骑自行车上下班一直坚持到怀孕7个多月,因过度劳累,再加上经常上夜班,导至女儿早产。七个半月出生的女儿,只有三斤八两,看着用棉花包裹着的瘦小的女儿,她流下了心酸的泪水。2016年,在她做清洁时,头顶备用粗纱突然落下,砸在了她右脚脚趾上,当时就将脚趾砸骨折了,可想到车间缺人,她一天假都没休息。她常说,这些年为工作,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孩子上学顾不上照顾,母亲脑血栓、父亲肺癌住院,她都没有好好护理过一天。
砥砺逐梦,梦圆远方。徐艳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每年都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从2002年至今,15次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标兵;2015年,被授予“吉林好人、最美职工”荣誉称号;200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