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明 ◆
刘海明(1916-1946),原名刘中华,中国共产党党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奉命从延安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辽吉军区二分区三十七团政委,白城子人民自治军独立骑兵团政委,负责白城子地区社会治安和剿匪工作。刘海明任团政委后,对骑兵团进行整编,加强部队建设,使部队战斗力不断增强,由初期的40余人、30余支枪逐渐发展到500余人、8个中队和一个警卫排,成为保卫白城子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1946年12月31日,国民党“光复军”侵占白城子。在白城子保卫战中,刘海明为掩护白城子地区党政机关率队突围,在敌强我弱、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先头部队冲过敌人的火力网,同国民党“光复军”展开巷战。在激烈战斗中,刘海明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0岁。
为缅怀烈士英灵,1947年,洮安县(今洮北区)人民政府将原中央大马路命名为“海明路”,白城市也先后命名了海明小学、海明医院,以纪念刘海明烈士。
◆ 刘德彪 ◆
刘德彪,1915年生于江西省吉水县。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营长。参加过强渡大渡河战斗。1935年,任中央军委骑兵一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营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1938年,任军政治部副部长。1940年,任冀北一支队政委。1941年,任北平分区骑兵大队政委。1943年,任龙崇赤中心县委书记兼骑兵第9队政委。
“八·一五”光复后,被派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任中共农安县委书记兼县长,并兼任独立8团政委。1945年12月26日,混入农安独立团的敌伪分子发动叛变,刘德彪在突围中牺牲,时年30岁。
◆ 闫群昌 ◆
闫群昌(1921-1946),又名闫正芳,河北省安平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被组织派到东北开辟工作,始任洮南县城关二区区长,后于1946年7月,任永安区区长。他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减租减息斗争,很快打开局面。
1946年8月3日,闫群昌来到王富屯,召开积极分子会议,第二天下午,会场外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匪首陈显带领100多名匪徒来偷袭。闫群昌立即指挥大家突围,他与另外一名同志掩护。最后两人撤退到仓房里坚守,匪徒们抓住两名群众,用枪逼着他们点火烧房子,闫群昌立即走了出来。匪徒们用黑布蒙上他的眼睛,把他的双手用铁钉钉在车板上,然后用车拖着跑。闫群昌就这样被土匪活活拖死,牺牲时年仅25岁。为纪念烈士,洮北县政府决定,将王富屯改名为群昌屯。
◆ 许 芝 ◆
许芝,字秀岩,1909年出生于昌图县农村苇子沟。1920年以后,曾就读于昌图南学堂、东北大学附属高中和东北大学,“九一八”事变后,随东北大学流亡关内,就读于北平东北大学文科教育系,1934年毕业后,任教于湖南省立乡村师范和山东省立师范。“七七”事变后,许芝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
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平北四纵队政治部任干事;1940年任冀热察挺进军宣传部教育科科长;1942年调任平北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3年兼任地委敌工部副部长;1944年下半年调任平北地委城市工作部部长,平北军分区东北工作部部长。
“八·一五”光复后,许芝随晋察冀部队到东北,担任昌图县委书记兼县长。1946年8月15日,在坚持游击战争中,以身殉职,时年仅37岁。
◆ 孙瑞符 ◆
孙瑞符,辽宁北镇人,1916年生于一个商人家庭。1930年毕业于锦州中学,1931年就学于沈阳第三高中。“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入关,就学于北平东北学院高中部。毕业后,升入北京大学化学系。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在晋东北方局党校学习,8月调入新华日报社,先后担任编辑委员、研究室主任、秘书、代理部长、党支部书记等职。1943年10月,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抗战胜利后,调往东北工作,历任北镇县委书记、开鲁县委副书记、科左后旗副旗长、哲理木盟工委宣传部长兼科左中旗旗委书记等职。在长期革命斗争的艰苦环境中工作,孙瑞符积劳成疾,不幸身患癌症,但仍坚持工作。1947年7月28日病逝,时年31岁。经辽吉省委批准,将孙瑞符的骨灰安放在省委所在地白城子烈士陵园。
◆ 麦 新 ◆
麦新,1914年生于上海一个职员家庭。1936年投身革命,先后参加了吕骥领导的“业余合唱团”“歌曲作者协会”和沈钧儒领导的“上海职业界救国协会”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并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麦新参加了上海党组织成立的战地服务队,开赴前线,创作了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经周恩来、叶剑英介绍来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教研室,先后任音乐部党支部书记、鲁艺总支委、延安作曲协会干事会干事、边区音乐界抗敌协会执委会执委等职。
抗战胜利后,麦新跟随陈毅去华中区工作,后调到东北,年底到阜新。1946年2月,到哲理木盟,先后担任开鲁县秘书、县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城关区区委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等职。1947年6月6日,麦新在县委开完会返回五区的途中,被土匪包围,壮烈牺牲,年仅33岁。
◆ 吴兴涛 ◆
吴兴涛,江西省会昌县板康区小沙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青年干事、宣传股长、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等职。曾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战胜利后,随部队到东北,任保安26团政委。1946年5月28日,在通辽县余粮堡和土匪战斗中英勇牺牲。
◆ 邱含光 ◆
邱含光,原名魏尚志,1915年生,河北省交河县魏家庄人。中共党员,早年参加抗日斗争。1945年11月,被党派到康平县任康平县民主政权第一任县长。11月下旬,邱含光带数名干部来康平,当晚住在城内商号“万和福”院内。第二天,邱含光召集各村代表开会,宣布接收康平,建立民主政权,并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经过短时间的艰苦工作,成立了县政府、公安局。迅速组织起30多名地方武装。
1945年12月13日,邱含光带领县保安团参谋长石敬远等人前往“万字会”收缴改编伪公安队武装。当时,伪公安队有90余人,其头目刘叙武等人已被国民党委任为地下先遣军旅长等职。改编时,伪公安队中的国民党地下先遣军分子突然开枪,邱含光等5名干部、战士当场牺牲,时年30岁。
本专栏稿件由白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李蒙、刘乾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