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琴
让开大路,转战农村。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控制华北,抢占东北”,频频挑起战事。11月16日占领山海关,11月26日占领锦州,12月27日又占领北镇、黑山。12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确定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吕明仁立即召开阜新、彰武、黑山、北镇四县县委书记、县长联系会议,传达党中央、东北局的指示精神,进行思想动员。会后,吕明仁从全局战略出发,奉命于12月30日夜,将地委机关有条不紊地撤出了阜新城,转移到阜北务欢池、平安地、旧庙等地,坚持游击战争。他提出了“坚持地区,坚持工作,坚持游击”的口号。
战略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干部的思想波动很大。吕明仁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教育,反复阐明中央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主要还是依靠广大的农村,必须经过我们党的艰苦工作,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才能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是毛泽东同志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和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证明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在吕明仁的启发下,许多干部战士认清了形势,克服了悲观情绪,坚定了革命信心,积极去建设农村根据地。
在农村,吕明仁特别注意密切联系农民、牧民群众,尤其是以苦大仇深的贫雇农为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组织农会,培养和选拔当地干部。东北人民被日寇奴役14年之久,对共产党、八路军不够了解,甚至还有怀疑和恐惧。更没有关内老根据地那种“军民鱼水情”的密切关系,还有些群众把将来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吕明仁尖锐地批评了那些不相信群众和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他向干部们说:“群众和我们的关系不密切,他们的觉悟不高,除了敌人长期奴役和欺骗宣传外,就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是我们不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使自己脱离了群众。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得好,广大劳苦群众就会认识到我们党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会坚定不移跟我们党走。群众是我们的靠山,在城市要依靠工人阶级,在农村要坚决依靠贫下中农。”吕明仁教育干部战士要多接近群众,多调查研究,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实际行动体现党的政策,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尽快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带头为农民担水,扫院子,干杂活。1946年春节,他和地委机关干部与农民一起包饺子,热热闹闹地和群众过了个春节。吕明仁的思想与农民越来越近,感情日益深厚,周围一带群众没有不认识他的,农民一提起吕书记来都说:“他是咱们的好朋友,穷哥们跟着吕书记,什么困难都解决了。”吕明仁为建设东北农村根据地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成为开辟东北农村工作的楷模。
转移到后新邱时,吕明仁得了急性疟疾,一二天犯一次。全身疼痛发冷,几个小时颤抖不停,握不住笔,拿不住东西。他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照常坚持工作。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他不肯,一直坚持到病愈。
(一百一十三)
(白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