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平凡中的坚守
“工行驿站”冬日里的暖阳
情系热土 心恋村民
笔墨生香暖寒冬 春联送福乐万家
我市残疾人诗人梁学东诗作获奖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1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中的坚守
——大安市税务局驻永强村工作队扶贫工作小记
 

□刘忠月 裴丽

永强村,曾是大安市安广镇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滞后。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大安市税务局驻安广镇永强村班子工作队,为破解永强村的贫困难题,在扶贫一线,默默奉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用努力和坚守,带领永强村村民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带领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2018年年底,永强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永强村村民人均收入提高到11000元。

入户排查,绘制战贫谋略图

2015年年底,大安市税务局驻安广镇永强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组队来到了永强村。他们在税务局虽都是业务骨干,但面对完全陌生的扶贫工作,他们又都是新人,特别刚到村里开展工作,在经验上更是捉襟见肘。然而,困难并没有将他们吓倒,为破解永强村的贫困难题,他们白天到老党员、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等家中开展入户走访、调研了解致贫情况,征询他们对村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晚上挑灯夜战,共同研究脱贫办法……经过近一个月的辛勤工作,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确定了村“两委”班子为阵地的堡垒,并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四项基础制度为保障,打造生态美丽新乡村等五项发展为目标。他们制定出了永强村《十三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脱贫计划》《党建工作规划》《村规民约》等相关规划制度,为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理清了思路。同时,他们又组织带领村里17名党员,先后到月亮泡镇先进村、龙沼镇八方村等兄弟乡镇(村、屯)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先进致富经验,为走好扶贫路奠定了基础。

不改初心,筑牢基层“桥头堡”

坚守以一个党支部能带强一个村,一支驻村工作队能带活一个村的信念。大安市税务局驻安广镇永强村驻村工作队在平凡的扶贫路上不忘初心,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带领村“两委”班子从强党建促脱贫入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开展理论宣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提升了全村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鼓励村民充分发挥好知情权、监督权、发言权、建议权,对全村的重大问题和脱贫攻坚工作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把扶贫项目实施情况、低保、粮食直补等内容,详细公开在村委开设的党务村务办事公开栏,让村民看得见、看得懂,便于村民监督。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全村党员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逐条逐点帮助党员整改,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5年来,先后召开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会议60余次。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贫困党员购买米面油、生活用品等慰问品,让困难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村“两委”班子活力,先后发展党员4名,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2名,后备村干部5名……不胜枚举的措施,使原本力量薄弱的永强村党支部如今堡垒作用坚固如磐。

力拔“穷根”,“绣花功夫”谋发展

走进永强村,西瓜地、酸菜厂、大棚蔬菜、橘黄的万寿菊、笔直的道路映入眼帘,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以水为轴,徐徐铺开。

施亚梅是永强村人,无劳动能力,一个人靠低保金生活,村建的扶贫大棚,让她成为首批的受益者。“每年我都能收到大棚1200元的分红,家里土地也都流转给合作社了,每年土地流转金还有2000多元,再加上低保金,我家的日子好过多了,也顺利脱贫了,感谢驻村工作队给我们建的扶贫大棚。”一提到收入,施亚梅就笑得合不拢嘴。

每当秋意渐浓时,永强村家家户户开满的橘色万寿菊,正是花朵收获的季节,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姚井珍,这位曾经的“女强人”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发展了庭院经济项目种植万寿菊。驻村工作队免费为姚井珍提供种苗,不仅帮助种植,就连每周一次的摘花都帮着完成。如此,一年收八九茬花,每公斤0.8元,再加上每平方米3元钱的补助,仅种植庭院经济一项就能收入1800多元钱。

如何帮助像施亚梅和姚井珍这样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一直是永强村驻村工作队关注和思考的事情。几年来,驻村工作队经过考察,与村“两委”班子、贫困户代表商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72万元,建设冷棚310栋、暖棚10栋。如今,像施亚梅这样受益大棚项目的贫困户共77户,其中53户农户流转了土地,期限10年,增加收入227.5万元……永强村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发展特色西瓜种植和发展养羊项目,目前全村西瓜种植户45户,种植面积70公顷,全村增收110万元;养羊户48户,年出栏量约3万只,全村增收90万元;协调引进辽宁刘二酸菜加工公司在永强村投资150万元,建立永强村酸菜加工厂,全村每年白菜用量700万公斤,使种白菜的农户每年至少增收3000元……这些产业不仅发展起来,且吸纳了180多名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解决了农村农闲时节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日子也就富起来了。

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和奉献下,永强村人不仅富了起来,而且永强村也美了起来,走进永强村,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这几年,落实建设了统一样式的院墙,安装了路灯,又修建了排水渠、无害化厕所,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绿化和卫生持续改善,环境越变越美,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艰难斑驳了驻村岁月,风霜刻画了额头的皱纹,驻村工作队没有成为城市里迁徙的候鸟,而是成为照亮美丽乡村的月亮。

无悔奉献,扶弱济困得民心

驻村工作队发挥税务人博爱、包容、亲切、友善的精神,把贫困户当亲人送温暖,为贫困群众念好“帮”字诀。他们先后为永强村李淑杰等21户有学生的贫困户家庭申请教育救助和生活补贴,为干得山等16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申请了低保、五保救助……联系新荒卫生院等医疗单位,不定期免费对全村贫困户进行健康体检、义务诊疗,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大安市越新手工技能学校开展的手工编织技能培训;为20户孤寡老人、42户劳动力较弱的村民家进行了庭院清理,对21户贫困户有裂痕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协调爱心志愿者为15户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捐赠轮椅、被褥等生活必需品;为两户因大病新识别的贫困户捐助1.3万元。在2020年小年那天,他们组织全村93名志愿者,为孤寡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包饺子,陪伴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小年。

疫情无情人有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驻村工作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通过采取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大喇叭广播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认真开展为来往车辆和人员登记、测温等工作;组织全体村民为武汉疫区捐款17185元,助力疫情防控。

从助推村民收入增长到全村基础设施改善,从组织建设到党务管理,永强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留下的是踏实的足迹,赢得的是民心和口碑。

大安市税务局驻安广镇永强村工作队,在永强村脱贫摘帽后,没有志得意满,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上,静待更大的收获……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