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7岁的妈妈,生于富贵之家,她见过荣华富贵,也经历过一贫如洗的艰苦岁月。她常教育我们说,最是勤俭能兴家,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我小的时候,吃穿都要凭证供应,很多人家都是:“月初三天乐,月末断炊火。”而我们家妈妈在月初就做好计划,从不浪费一粒粮食,一粥一饭都因人而定,每餐都是饭菜正好吃光。这样到岁末总会略有剩余,可以过一个丰盛些的春节。
我们兄妹5人的衣服也全凭妈妈一双巧手缝制,她把有限的资源做到最大化的利用,哥哥姐姐穿小的衣服,传给弟弟妹妹穿,衣服穿破了,她用整齐好看的针脚补上,让我们接着穿,实在穿不了了,就拆成布片,变成我们脚上舒服的千层底鞋材料。
因为妈妈精打细算从不浪费,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我们并未像别家孩子那样挨饿受冻过。
生活富裕了,妈妈也不改节俭习惯。她永远是人走灯灭,餐桌上菜品丰富了,但是菜码却变小了。节假日儿女们提议去饭店聚餐,她总是不赞成,说是太浪费了。于是,她在厨房里忙里忙外,煎炒烹炸,为家人准备好吃的家宴。
她节约的小妙招可谓层出不穷,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衣服水用来冲厕所,用完的洗涤液桶经过她的巧手,变成好看的绿栽花盆。她去超市买东西从来不用塑料袋,也不让我们用,她说用塑料袋一是浪费,二是不环保。我们家永远有很多妈妈亲手做的购物袋,有的是旧衣裤改成的,有的是买东西时包装袋再加工的,妈妈做的购物袋都特别美观耐用,而且永远不用担心遇到半路坏掉的尴尬。
妈妈把勤俭节约做到了家中的角角落落,也监督我们不能浪费。在这个习惯以车代步的年代,妈妈会语重心长地教育儿孙,能步行的时候不要开车,步行既可以锻炼身体也省了油钱,还减少了污染。她总说:“一粥一饭,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都要好好地珍惜。穷奢极欲的人是不会健康长寿的,一个人一生吃穿用度都是有数的,经不起挥霍,好日子要慢慢过,唯有节俭福绵长,最是节俭能兴家。”看着眼前87岁耳聪目明的妈妈,看着妈妈一手经营起来欣欣向荣、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听着妈妈讲“最是节俭能兴家”的家训,我们深信不疑。
在妈妈耳濡目染之下,我们全家人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会把这个习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