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4
 
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渐进式、有弹性、有差别地实施
洮北区司法局三举措加强党建工作
图片新闻
防疫不忘困难户 走访慰问送温暖
巨浪中的逆行
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1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姜润 本报记者 汪伦
 

自中央明确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总基调,相继提出“六稳”“六保”工作举措和要求以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及市司法局的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维护白城社会大局稳定,为推进平安白城、法治白城建设,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持续贡献司法行政戒毒力量。

场所持续安全稳定,连续实现“六无”安全目标。将场所安全稳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消极厌战情绪,把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牢牢抓在手上;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场所不稳定因素,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抓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坚持重点演练和全面演练相结合,强调实战性、实效性,突出练战合一;严格落实戒毒人员思想动态研判分析会制度,大队每日召开一次研判会、场所每周召开一次研判会,强调风险预判、动态跟踪、隐患消除。截至目前,场所连续9年实现无毒品流入、无戒毒人员脱逃、无戒毒人员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的“六无”安全目标。

筑牢场所铜墙铁壁,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场所严格落实最高勤务等级和“三防一安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确保场所安全)要求,闻令而动,全力以赴,狠抓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坚决堵塞疫情防控漏洞,取得了“零感染”“零报告”“零炒作”的“三个零”阶段性成果。工作中,场所实行全面封闭管理,在场所大门设立第一道隔离区,在戒毒管理区设立第二道隔离区,禁止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场所;对戒毒人员体温实行动态监控,加强对场所各功能建筑消杀,实现消杀无死角、无盲区;设置入所(出所)隔离观察区,分别对入所戒毒人员、即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进行单独隔离14天;落实解除戒毒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对即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实行戒毒所、家属、公安派出所三方交接;建立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及时为新收、即将解除的戒毒人员和将要进入戒毒管理区工作的民警职工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排查民警职工及其密切联系人是否去过高、中风险区,是否接触过高、中风险区来(返)白城人员、境外人员及无症状感染者,实行全员一日一上报、部门一日一统计,场所一日一汇总。

教育戒治成效显著,教育戒治水平持续提升。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原则,从教育违法者、挽救受害者、治疗特殊病人角度出发,坚持以提高教育戒治质量为中心,创新教育矫治方式方法,坚持综合戒治理念,教育戒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突出课堂化教学实效性,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分类、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教育。积极开展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建立完善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档案,针对重点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不断丰富康复训练方式,突出运动戒毒功效,强化戒毒人员的戒治信心,恢复身体机能。探索生理戒毒方法,完善戒毒人员健康档案,做好戒毒人员健康体检、所内就诊、所外检查及离所就医工作,充分保障戒毒人员生命健康权。开展戒毒人员常态化职业教育培训,对即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就业帮扶,提高解戒人员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其尽快融入社会。

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群众拒毒能力日益提高。场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场所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了解,提高全社会识毒拒毒防毒能力,共创无毒社会,打好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抓住全民禁毒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时间节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单及解答问询等方式,向全社会普及毒品预防知识。依托白城市禁毒教育基地,接待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大专院校、社区居民等群体开展参观学习,以图片展览、毒品展示、禁毒讲解等方式,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认识毒品、了解毒品、远离毒品;发挥“白城强戒”微信公众号新媒体优势,及时推送各类毒品预防常识;开通禁毒教育“云课堂”,远程视频连线,将毒品预防知识延伸至社会每一个角落。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