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至明末,1636年3月,漠南蒙古科尔沁等十六部四十九个台吉们齐聚盛京沈阳,一致承认皇太极为蒙古大汗的正统继承者,是自己的君主。从此,漠南蒙古十六部归附大清王朝。清王朝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统辖,在蒙古部族中实行盟旗制的统治方式。今天白城的五个县(市、区),分别属于当时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和扎赉特旗。蒙古部族控制白城期间,游牧文化重新上升为主流,并与辽金遗留下的渔猎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区域特征的文化类型,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现在白城地区的许多文化风俗虽与蒙区相近,但都各有差异,这就是文化融合后的产物。比如,从民俗看,冰上捕鱼、大雁放飞等风俗,都独具区域特色;从美食看,与蒙区的全牛宴、全羊宴相比,白城还有自己的全鱼宴、全猪宴等美食,极具地域特征。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文化名人到白城,都感叹“进瀚海大地、感千年历史、看三省民俗”。
第四个阶段是文化转型期,主要构成是农耕文化。在蒙古族的控制下,白城长期是游牧渔猎之所。直到1902年,鉴于沙俄对东北的窥伺,清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开始在科尔沁右翼地区招垦放荒,大批来自山东、河北、辽南的移民涌入白城,开始垦荒种地,建立村屯。为了加强对迁入新区移民的管理,1904年以后,清朝政府开始在今天的白城境内设置政权机构,先后设置了洮南府、靖安县、开通县、安广县、镇东县和大赉厅。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延续了清朝末期白城地区的建制。这段垦荒的历史、农耕的历史, 极大地促进了农耕文化在白城的发展繁荣。特别是不同区域的移民涌入,把各地不同的民俗民风、民间文化都带到了白城,形成了广纳兼具、体量独特的文化特征。
第五个阶段是文化延展期,主要构成是红色文化。白城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辽吉军区都曾驻扎在这里,陶铸、阎宝航、邓华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在这里工作战斗过。独特的革命斗争历史,涌现出夏尚志、刘海明等一批革命英雄,为豪放粗犷的地域文化又增添了革命的亮色、斗争的蕴味。
夏尚志出生于吉林省镇赉县,1945年10月,带兵到白城接收地方政权。10月17日,夏尚志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收编了公安队,解散了由日伪残余士绅成立的政务委员会,接收了洮安县(今洮北区);嗣后,他又带人接收了大赉县(今大安市)、镇东县(今镇赉县)等地,建立了党的政权。在其后的土地改革运动中,他首先将自己家的所有田地、牲畜和浮财全部登记后分给贫苦农民,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形象。刘海明时任嫩江军分区骑兵团团长,在解放洮安县(今洮北区)过程中,面对敌人纠集的七个县、号称万人的“光复军”围攻,奋力抵抗。激战三天后,在寡不敌众突围过程中,为掩护战友而不幸牺牲。为纪念革命烈士刘海明,当时的辽北省政府决定将洮安县城的“回通路”改名为“海明路”,在白城城区里留下了永久的革命记忆。这些鲜活的革命英雄、英勇的革命事迹,为白城文化发展留下了新鲜的体裁、可歌的群塑、浓重的笔墨,进一步增添了红色文化的意蕴。
这五个时期、五大类型,标定了白城有别于其他地域、融汇融合的文化根脉和文化传承。渊源有序的五大类型,从远古一路走来,其间不知发生了多少石破天惊、烽烟滚滚、生死存亡、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随着朝代的更迭而长埋于地下,有的被载入史册永久留存,更有的挂在百姓口头流传至今“活灵活现”。
(白城市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