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罗羽
“少了我这个书记,还有人接替,而传统农作物老品种正加速消亡,多了我一个种子搜集者,结果却可能大不同。”回想起9年前的辞职,再看如今成绩,49岁的杨正熙认为自己走对了路。
这些年来,杨正熙搜集了地方传统豆类、薯类、稻类等农作物老品种种子210多种,其中稻种60多种;将地方传统高秆芒粳、小麻红米、胭脂紫米等进行规模化种植后,销售额从2016年的两三百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100余万元,直接带动820多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杨正熙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下洋洞村。作为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黎平先后担任过县国有楠竹林场副场长、县林业局副局长、岩洞镇镇长及镇党委书记等职。
参加工作20年间,杨正熙目睹了农民的穷苦,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地方群众,经常向他借钱,“借钱买粮、借钱看病、借钱办葬礼、借钱送娃上学……很多事全靠借钱维持。”担任领导干部期间,他曾谋划种植香料、中药材等作物,主推结合当地生态打造有机稻米小镇,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行。
2007年当镇长后,杨正熙结识了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回乡的文化学者邓敏文,对方多次跟他谈及传统农作物老品种种子作为种子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所蕴藏的巨大开发潜能,以及它们自身及其所伴随的农耕文化不断消亡的现状,让他萌生了“保种耕田”的“念头”。
2012年,已升任岩洞镇党委书记的杨正熙不顾亲友反对,辞掉书记一职,专注种子搜集“大业”。他在靠近县城的八舟村打造了一个200多亩的种植基地,兴建了一座种子博物馆,将从各地搜集的种子分区种植、活化保存在这里。
种植老品种的群众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往往住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随着年事渐高、气力渐减,他们恐将带着传统一同消逝。抢救种子,必须与时间赛跑。9年来,杨正熙跑遍了黎平及周边从江、榕江、剑河、锦屏乃至广西三江等地。
2014年4月,杨正熙偶遇一位肩挑稻子、准备去加工成米的农民。这位农民告诉他,这些稻谷曾是其父母的“定情信物”:年轻时父亲担着这稻谷到母亲家提亲,深得母亲喜欢。母亲嫁进家门后,每年耕种。2013年母亲过世,家里留下这最后一批,打算不再续种。
利用保护下来这些稻谷,杨正熙生产出他的主打销售产品——胭脂紫米。
搜集难,但藏种于民的活化保存更难。杨正熙介绍,老品种稻种,虽有其自身突出优点,如有的米煮出的饭香味浓郁、有的筋道可口,但相比杂交稻种,存在产量低、抗倒伏性差等“弱点”,要群众稳定种植,必须依托可靠的收购渠道和合适的收购价格。
除在自家基地“保种”育种,杨正熙还特别优选出胭脂紫米稻、小麻红米稻等数款稻种给群众种植,并通过贷款等方式筹资,承诺以较高价格保底收购。
2014年,他在黎平县的20多个村推广种植水稻。2016年,为便于协调、管理,他将重心转移到下洋洞村及其附近几个村寨。村民们出资450万元加入组建的合作社,通过打造2000多亩有机认证稻田、购买稻米加工设备、建设游客接待设施等,建立起牛、稻、鱼、鸭共生共荣的传统农耕生态系统,推动了乡村农旅一体化发展。
“亩产谷子七八百斤,每斤收购价4元,打成米后每斤卖约13元,老百姓挣了钱,消费者得了实惠,我们活化保存了老品种种子,传承了农耕文化,为探路乡村振兴点燃了一颗火种。”他说。 (新华社贵阳3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