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安市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对手机应用程序过度索权说“不”
洮南市气象局开展
“缅怀英烈,学习党史”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新闻
洮北区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镇赉县人民法院听民意暖民心
矗起中国高楼“脊梁”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1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大安市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本报讯(赵轶群 杨帆)近年来,大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按照“三个三”工作思路,坚持走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20年,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0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了92.2%,其中特色高效农业收入达到7344元、占比60%。

以“三个调整”推动农业实现特色化。一是优化种植结构,向“特色经济作物”方向调整。在稳粮强农、强基固本基础上,向经济作物要产出、要效益。出台了《大安市特色种植产业奖补政策实施方案》,引导构建“合作社(经纪人)+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抓好特色种植基地建设,形成花生、西甜瓜、黄菇娘等产业带。全市去年在粮食产量突破12亿公斤的基础上,花生、葵花、西甜瓜、黄菇娘、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展到63.6万亩、产量4.35亿公斤,粮经比达到7:1。二是转变传统思维,向“特色规模养殖”方向调整。围绕特色牧业打基础、抓扶持,针对传统“小户散养”高成本、高风险问题,建设畜牧业全产业链,累计发放“吉牧贷”扶持资金2.1亿元,培育养殖业“五条经济带”,促进生猪、肉羊、白鹅、肉鸡、淡水鱼规模化发展。2020年,全市畜禽出栏1019.9万头(只),“名特优”淡水鱼年产5250公斤,牧业总产值达到21.9亿元,牧业收入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达到50%。三是利用现有资源,向“特色庭院经济”方向调整。依托脱贫攻坚政策,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出台了《大安市种植业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实行不同标准补贴,让庭院种植项目成为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2.31万户农户发展庭院种植840.8万平方米,订单面积达到83%,万寿菊、油葵、谷子、红干椒、黄菇娘已形成规模,实现户均增收1300元。

以“三个转变”推动农业实现高效化。一是发展集约经济,促进农业向“避灾增效”转变。扶持棚膜经济,出台了《大安市棚膜蔬菜园区发展实施方案》,由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并叠加扶贫项目资金3767.9万元,推动大棚总量达到2.37万栋、面积30万亩,标准化棚膜园区发展到52个。全市去年棚膜经济实现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850元。推动规模化经营,全市土地规模经营户发展到222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739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25万亩,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土地效益。二是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向“精深发展”转变。坚持“抓一产带二产连三产”,落实产地初加工等扶持政策,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牧原、大北农和华西希望3个生猪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年出栏能力达百万头。安大牧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园区,1000万只白羽鸡一期项目如期完成。依托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推进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中科佰澳自主研发智慧农业新农云系统,实现水稻种植、加工全程数字化,成为全国首个“5G+智慧农业”项目,盐碱地有机水稻亩产达250公斤。三是强化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向“整体提质”转变。按照“整、改、培、保、控”五字方针,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改良盐碱地、培肥地力、耕地保护、控污修复等工作,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升产出能力。目前,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92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7.8万亩,西部土地整理新增耕地70.5万亩。新平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纳入国家试点;牛心套保、安广永兴2个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整治项目正验收入库;理顺大安灌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龙海灌片等水利工程,耕地灌溉率达100%,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90%以上,获得“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称号。

以“三个聚焦”推动农业实现绿色化。一是聚焦市场需求,推进绿色转型。全面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市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00万元,为生产基地和种植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技术服务,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全市去年农药用量368吨、化肥用量9.9万吨,比“十二五”期末分别减少18.2%和0.5%。建设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基地1个,种植绿色水稻10万亩;无公害花生达到90%以上;大安市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二是聚焦效益提升,强化品牌经营。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市财政累计投入奖励资金100余万元,扶持品牌农业建设,打造“健康米、生态肉、纯粮酒、有机豆、绿色鱼”等特色品牌。全市认证“两品一标”36个,覆盖面积52.2万亩,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称号。同时,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推动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线上销售104个特色农产品,上行交易额4.2亿元;聚焦休闲农业,发展众诚采摘园等知名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0个,营业收入9150万元,荣获“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三是聚焦监测管理,保障产品品质。大力推行市场准入、基地准出和产品可追溯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保障群众“菜篮子”安全。目前,全市有53家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注册,6家屠宰企业配备了远程监控设备,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安装了“拱e拱”生猪追溯系统监管设备;2家牛羊屠宰企业安装了“鼎e鼎”牛羊追溯系统,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控、全链条追溯。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