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情系百姓挑重担 秉持公心解民忧
保障中小学生睡眠 须寻找更好“姿势”
公安洮北分局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图片新闻
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 生活方式手册
市税务局稽查局持续开展
“大学习、大比武”活动
二手手机交易存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我们的旧手机该如何处理?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障中小学生睡眠 须寻找更好“姿势”

●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其中明确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在对通知初衷点赞的同时,也有部分家长对如何落实表示担忧。

为保障学生睡眠,教育部门可谓用心良苦。本次出台的通知中提出七条具体措施,从学校开门时间到家长学校教育,从校外培训结束时间到游戏服务时间等方面都做出明确要求,还要对成果进行监测考核。

其实,早在2017年,教育部门就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明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等要求。然而,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监测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30.7%,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为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6.6%,学生睡眠时间总体不足。

如果可以“安枕无忧”,谁不希望早点睡觉?不少网友表示,由于学业负担、通勤时间、课外辅导等种种原因,根据要求安排充足睡眠几乎是一种奢求。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现象的背后,不仅是生活习惯、上课时间、健康常识的问题,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学业负担重、压力大等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牺牲睡眠时间想换来的,正是更好的分数。

然而,“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教育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除了发通知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更应关注睡眠不足的背后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正确“姿势”不应是对孩子几点睡觉进行“监督监测”,而是用更加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减轻社会的教育焦虑,进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只有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善教育生态,才能让人们避免牺牲健康追求分数的短视行为,让更多孩子安心睡觉,拥有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