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文化景址(二)
西湖梨花润春色
给古书用上黑玉断续膏
风雅青田石
美术创作要紧跟时代脚步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1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景址(二)

向阳南岗遗址
向阳南岗遗址陶罐
敖包山遗址
 

向阳南岗遗址

向阳南岗遗址,位于镇赉县坦途镇向阳村太平山南约2公里的一条沙岗之上,属新石器晚期及青铜早期的文化遗存。沙岗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宽约1公里,高约20米,绵延近10公里,中部南坡多处风剥坑中裸露着大量的蚌壳、鱼、兽骨、陶片和细石器。分布范围东西1000米,南北80米。细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石匕首、石镞等。陶片以手制黄褐夹沙陶为主。

1987年10月20日,向阳南岗遗址被确定为吉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遗址又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6至7月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清理房址2座、灰坑1个、墓葬8座,出土陶、石、铜、铁、骨等遗物200余件。

遗址至少包含有新石器、青铜、铁器3个时代的多种遗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包含左家山二期、三期文化遗存。青铜时代遗存最为丰富,包括小拉哈文化、白金宝文化、古城类型、汉书二期文化4种遗存。铁器时代遗存只发现使用铁棺钉的墓葬,具体文化属性尚不清楚。

向阳南岗遗址是吉林省西部地区一处重要遗址。不仅分布范围大,遗物出土较多,且文化内涵复杂。遗址至少包含了新时期中期至铁器时代7种文化类型的遗存,为吉林省西部地区、嫩江流域新石器和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和完善,树立了重要的年代标尺。发掘表明,嫩江两岸在新石器时代,特别是夏商以后,考古学文化面貌有着较大的趋同性,对开展吉林西部史前考古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敖包山遗址

通榆县城西北65公里位于霍林河南岸的敖包山,是一处新石器时期古遗址,1981年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古洪荒的敖包山,河流交结,湖泊相连,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牛、马、羊及狼、鹿、狐、兔等各类动物遍布其中。部落里的先民们用双手打凿出各式各样的石镞、石斧、石刀、石钻、石矛、石锄、石犁等狩猎和生产生活工具,擒兽捕鱼,植谷充饥,在与大自然的不断搏斗中繁衍生息。即使在那样远古荒蛮的年代,仍体现出人类对美的追求。比如他们用玉石、蚌壳和兔、鸟、鱼类的骨骼做成饰物戴在身上,烧制出各种泥陶摆放在半地穴式的家中……所有这些描述,都被敖包山遗址众多的出土文物证实。出土的圆柱形和弯月形陶人头,就是太阳和月亮的象征,成为迄今为止整个东北地区所见最早的图腾崇拜偶像之一。 (白城市文联供稿)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