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芙/文 刘冠男/摄
他有着72年党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如今他已过耄耋之年,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兵,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就是大安市安广镇老战士、老党员——谷岐山。
1931年,谷岐山出生在黑龙江省安广县(现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永平村。1948年3月参军,1949年入党。
谷岐山参军后,被编入铁道兵总队13团警卫连担任通讯员。在前郭县陶赖昭乡训练3个月后,加入到抢修德惠通往哈尔滨的公路桥任务。长春解放后,谷岐山被调入师部,担任内勤警卫。1949年随大军入关南下,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1951年入朝后,谷岐山又调回13团,担任团部通讯员。由于始终在机关工作,保密守责规定,他什么也不能问,什么也不能听,什么也不能说,只听从首长的指示或命令,完成首长交办的通讯工作。当时,谷岐山曾一再申请去前线,但由于工作需要,没能得到批准。后来,在首长多次的开导下,谷岐山才认识到在机关把通讯工作做好,就是对前方将士们的鼓舞。机关也是战场,通讯工作也是在杀敌建功。
说起一场意外车祸,是谷岐山心中永久的伤痛。“1951年5月,我在朝鲜接到命令后,与一名战友回沈阳办事,事情办完后,我们在返回朝鲜的路上,遭遇了在空中盘旋的美国侦察机。当时天色已黑,我与战友坐在同一卡车上,担心暴露目标,便关掉了车灯。原本可以把车开到隐蔽处,躲过侦察机然后再赶路,但责任在身,容不得拖延,我便催促司机摸黑赶路。”谷岐山回忆,当天下了场急雨,有些路面已被雨水淹没,司机只能试探着前行,行驶到一段泥泞路段时,因车轮打滑失去控制,翻进路边的水沟里,谷岐山与战友一同被甩出车外,翻滚的车辆从他们身上碾压过去,谷岐山的战友当场牺牲,谷岐山左腿被碾成骨折。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不断地颤抖,眼泪在眼圈打转。
当团里的战友们赶到现场时,谷岐山还浸泡在泥水里,已失去了意识。在战地医院经过简单处理,谷岐山便被送回了祖国,先在辽宁省兴城县治疗,后又转到汝南疗养,最后又送到洛阳继续治疗。伤好后,部队派他到吉林省洮南县(现洮南市)荣校学习文化知识。
学习两年半后,于1954年被分配到安广镇政府房产管理处工作,同年转业,1980年离休。离休后,谷岐山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每天都会看电视新闻,密切关注国家方针政策。
“如果没有共产党,我们就看不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多作贡献,一定要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采访时,谷岐山不止一次这样说。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做过普通的革命工作,他对党那种深沉纯粹的爱是永恒的。
如今,谷岐山的生活既轻松又充实。“现在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每逢节日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我们,我们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谷岐山的老伴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