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四家子城址
城四家子城址位于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四家子城址是辽长春州、金泰州治所,始建于辽。据史料记载,辽时为了加强对东北路的管辖,东防女真,北御室韦,于辽兴宗太平、重熙年间设置建成了节度使级政权机构——长春州,隶属延庆宫。同时,这里还是辽代皇帝春捺钵之地。它的建立,是白城置州建置的开始,标志着白城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长春州也是辽代除京城外东北地区最大的平原古城。女真人灭辽建立金政权,对这里给予极大的重视,政治上承袭了辽朝的府州建制,继续沿用辽代长春州故城,后降为长春县,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复置泰州于长春县。
现存的城址遗址平面近正方形,方向南偏东55度。洮儿河从城址西墙被洮儿河冲去大半,残长约483米。其余3面城墙保存较好,全城周长为5748米。南北两门设于城墙中部;东西两门分设于东西两墙南段中部。四面墙体均有马面,残存数量不等,间距约100米。马面不仅突出于城墙外侧,而且向墙内侧突出。城内曾出土龙纹建筑饰件、绿釉文字瓦、虎头瓦当、王字瓦当、陶器、瓷器、唐宋辽金时期的铜钱等文物,并多有发现刻有“泰州”“泰州主簿记”铭文铜器。城门外均设有翁城。
2013年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在城址内进行考古发掘,先后发现了寺庙遗址、陶窑、房址等辽金遗址。根据资料记载和地面遗址分布分析,当时城内设有官衙、街道、商埠、酒楼、驿馆、军队营帐、车船码头等建筑。在辽金元及明初几百年间,这里一直是吉林省西部乃至于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辽金元三代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对研究辽金元几百年历史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和历史科学价值,为研究这里与中原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这座城市,记录着多个民族、多个朝代的兴亡成败,是白城大地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标志,随着它的深入发掘,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惊喜。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它善加保护,使子孙后代都能一睹它的容颜,并不断地探寻它的神秘。
(白城市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