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善良自带光芒
退役再踏新征程 扎根鹤乡立新功
老人开车溜号不慎摔沟 好心人合力出手来相救
我市作者陈宝林荣获第四届
“青春记忆”全国征文大赛特等奖
让“放牛班”学生也有春天
通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扎实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放牛班”学生也有春天
——记通榆县苏公坨乡小学特岗教师华扬
华扬(中)与学生们在一起。
 

□刘艳新

一方热土,三尺讲台,在飞扬的青春年华里,她默默地耕耘着学生的心田,期待着不太富裕的乡村,飞出一只只金凤凰。她,就是2009年毕业于白城师范学院,同年考取通榆县苏公坨乡小学的特岗教师华扬。

以身为范,走近学生。华扬上班不久,理想和现实就来了一个大逆转。她当时接手的五年二班是学校出名的差班,当她第一次走进班级的时候,上课前的“老师您好”淹没在“稀里哗啦”桌面凳板掉落的声音里,班级桌椅的螺丝钉早已被学生拆得所剩无几,一片狼藉,是真正的“放牛班”。她什么也没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己动手修理班级的桌椅,学生嫌累放下工具不想干了,她还是什么也没说,仍旧自己在修理。学生们见状,又拿起了工具修理起来。经过两天努力,桌椅修好了,学生也从实践中受到教育,自觉爱护起公物来。班级里的女同学注重外表,忽视学习,她就脱下高跟鞋,摘下首饰,扎起马尾辫,用她的行动为学生做表率。在接手这个班级以后,华扬坚持每天比学生先到班级,督促学生值日,完成早自习作业,在放学后利用课后时间帮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她还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劳动,由一个淑女变成了十足的女汉子。坚持了半年,班级风貌越来越好,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班级期末成绩由及格提升至优秀。

关爱留守儿童,走进学生心里。农村教育的一个难点就是留守儿童比较多,身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付出爱和耐心,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华扬教过一个叫小超的孩子,刚上一年级时,这个脸上脏兮兮、身材瘦小,眼睛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小男孩儿就引起了她的注意。小超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奶奶有精神障碍,他自卑,少言寡语。小超母亲刚去世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黯然神伤。华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经常带一些水果给小超补充营养,教他洗手、洗头、剪指甲,还组织班级同学为他捐赠衣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下,小超的脸上呈现了和其他孩子一样自信、灿烂的笑容,华扬感到无比的欣慰。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在班上还有10多名,华扬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更多情感。6年的时间,华扬与学生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出师生的情谊,更像是一家人,难舍难分。

有一种幸福,叫做被需要。2018年6月,华扬参加了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的评选活动,以吉林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当时,家人生病华扬请假陪护,入选的消息在网上公布了。学生们听说她入选的消息后,以为她调走了,晚上回到宿舍哭着给华扬打电话,问她:“老师你是不是走了,不要我们了啊?我们会乖乖的听话……”她在电话这头哽咽着说:“老师是外出学习,很快就会回去的,你们要乖乖的听话,好好学习。”刚挂断学生的电话,家长的电话就接踵而来:“华老师,你走到哪里,我们的孩子就跟你到哪里……”那一天,华扬满脑子都是学生哭泣的场景,她在医院的走廊靠 在墙角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深知自己已经离不开那些孩子,离不开那片净土。就在那一刻,她突然感悟到,最需要你的地方才是你最恰当的位置。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而最需要她的,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和淳朴的家长们。

乡村教育的平淡,并没有阻止华扬前进的脚步,工作之余,她自学教育管理类书籍。201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毕业后运用更高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12年的教学经历,让她感受到每个人在成长中的变化,也看到了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力量,让孩子们变得阳光,引领孩子们茁壮成长,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